快訊

維持高關稅等習近平讓步?川普猛搖頭吐1字 揭美中貿易戰目的

找到了!桃園八德涵管被沖走工人 傍晚在30公里外大園尋獲浮屍

朱立倫邀15縣市共商美關稅 發表「4點聲明」:開放陸客、普發1萬元

影/「詐騙集團教我反詐騙」 譚艾珍任防詐大使:被騙故事勇敢說出來

美國總統川普砸下關稅震撼彈,全球股市出現劇烈波動,投資人焦慮不安,台南市防詐大使譚艾珍今特別針對民眾因股市動盪、情緒波動,指出詐騙集團將進化趁虛而入,推出各種劇本,化身投資老師帶領避險操作,必須以防範新冠病毒的重視程度,防詐如防疫。

資深演員譚艾珍去年9月25日遭假檢警詐騙面交98萬元,之後受邀擔任台南市防詐大使,選擇勇敢站出來;上月24日她宣布退休,將義務配合台南市警方到全市37個行政區鄉鎮宣導,今天「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上午10時許在安平區王城里活動中心啟動。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主持指出,台南市每個月通報的詐騙案件都超過1千件,1至3月統計有3100餘件,被詐騙的金額1月份高達7億餘元,2月份為2億3千多萬,1、2月累計就超過10億,被騙走的錢通常已拿不回來;攔詐件數1、2月有401件,攔阻金額也約2億3千多萬元左右。

譚艾珍從自己被詐騙的第一天開始說起,她說接到165警官的電話,說她個資外洩,被詐騙集團冒用,還提醒她說有歹徒專門在網路上搜尋個資,賣給詐騙集團,已經將她的資料拿去犯案,告訴她之後千萬不要在網路上洩漏個資;她笑說「詐騙集團教我反詐騙啦」。

接著165警官將電話轉給8號分機李警官,李更稱她涉及的案件包括販毒、詐欺、洗錢,已經由北檢偵辦中;譚艾珍表示,她一再解釋自己沒有參與,她根本不知道有這些事情,對方詢問,既然主張無辜,那是否要「分案偵辦」,亦即單獨將她的案件獨立出來釐清。

譚艾珍說,對方表示她有權聲請,她就稱「好」,結果她已經進入詐騙集團的劇本,隨後換成北檢檢察官致電,表示已經將她的案件抽出來,專門調查,還跟她說現在案情正陷入膠著,已經收押了30多個共犯,她的出現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助案情突破。

檢察官詢問譚艾珍,是否有在中國信託大直分行開戶,這個帳戶騙了許多民眾共4千多萬;她表示沒有,對方傳來身分證照片,正面確實是她,大頭照、身分證字號相符,但背面的地址不同,不是她的戶籍地址。譚艾珍說,她連忙跟檢察官講,證件被盜用。

檢察官聲稱已請警察前往拘提假的譚艾珍,但對方迅速搬走,看來就是要讓真的譚艾珍當代罪羔羊,還跟她稱「詐騙集團太縝密了,讓妳變成嫌犯」;她事後回想不禁莞爾,原來詐騙歹徒在自己誇自己,假檢察官還陪她聊心事,要幫她走出情緒低潮。

譚艾珍指出,假檢察官還分析詐騙集團如何將錢洗白,只要拿到錢,就會立刻轉給假代書,到民間放款,再出境到中國大陸存到各大銀行,此時再提領出來,已經是乾淨的錢;依照兩岸目前的狀況,這些錢都追不回來,又提醒她「偵查不公開」,不要跟別人說。

譚艾珍說,「偵查不公開」真的害死人,她此時已經非常相信檢察官、李警官,還每天念大悲咒給二人迴向,相信他們為了她在抓歹徒,都不敢跟人說;後來檢察官說已經聯合高雄地檢署、警方抓到正準備偷渡的歹徒,人也帶到北檢,案件即將結束,送到法院。

接著換成李警官說警察就是要幫助保護善良市民,由於譚的身分被盜用,她雖然主張無辜,但仍是涉嫌人,依法要扣押不動產;不過,如果譚艾珍能夠提供暫時性小額假扣押200萬,由他擔任陳情擔保人,就能確保本案與譚艾珍無關,譚是無辜被波及。

李警官說,等法院宣判,確定沒問題,譚艾珍就能領回;她答應交付,當時還覺得麻煩李警官擔保很不好意思。於是她去年9月先面交98萬元,隔天返回台南第二次要面交110萬元時,第四警分局育平派出所所長吳尚謙將她攔下,對她說「好了,妳安心吧,這場戲演完了」。

當她終於清醒時,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都在「戲中戲,詐中詐」,「這群人演的戲比我演得還好」,原來她一直在面對很多很會演戲的人;詐騙集團以專業表演和精巧設計,讓人掉入陷阱,甚至利用心理學以及催眠術,在通話當中下達key word關鍵字,讓被害人掉入陷阱。

譚艾珍指出,如今因美國關稅影響,人心惶惶,更是詐騙集團進場的好時機,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詐騙,趁虛而入;特別可能是化身投資老師,或假冒名人,帶領民眾投資、避險操作,以避過近期的股市盪鞦韆,或適時進場投資虛擬貨幣。

她說,「我們要把詐騙當作防範新冠病毒」,防詐如防疫,因為它們像病毒般一直在變異,永遠不會消失,不是民眾自己做好防疫就夠了,也不是只靠檢警拚命去辦案就夠了;他們會隨時隨地都在身邊,大家應拿出警覺心,避免遇害。

她也呼籲被害人,「不要隱藏自己,你們勇敢的說出來,因為你們的經歷,會比所有的數據更有說服力,因為他們的版本一直在換,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來。」隱性被害人不要害怕,直接到派出所告訴警察已被詐騙或正在被詐騙。

她分享一位石化公司高階主管被詐騙4千多萬,就是同一組詐騙集團犯案,連李警官、檢察官的名字都一樣,對方看到她的故事,跟她聯繫;還有一位壽險公司高階女主管,也被網路戀愛模式詐騙4千多萬,對方分享「原來群組裡的25人都是同一人在跟她談戀愛」。

72歲的譚艾珍對著現場近300名的聽眾、長者說,「像我們這種有儲蓄、有年紀的退休人士,就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老肥羊」;現場長者互動踴躍,連連傳出爆笑聲,她提醒要一起學習成長,被騙不用後悔憤恨自責,子女更不應指責被害人,一起保護家人。

72歲的譚艾珍是台南市防詐大使,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圖為她與市長黃偉哲、女兒歐陽靖合影。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是台南市防詐大使,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圖為她與市長黃偉哲、女兒歐陽靖合影。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對著現在進300名的聽眾、長者說,「像我們這種有儲蓄、有年紀的退休人士,就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老肥羊」。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對著現在進300名的聽眾、長者說,「像我們這種有儲蓄、有年紀的退休人士,就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老肥羊」。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對著現在進300名的聽眾、長者說,「像我們這種有儲蓄、有年紀的退休人士,就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老肥羊」。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對著現在進300名的聽眾、長者說,「像我們這種有儲蓄、有年紀的退休人士,就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老肥羊」。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與副市長葉澤山(左四)、警察局長林國清(右四)合影。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與副市長葉澤山(左四)、警察局長林國清(右四)合影。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對著現在進300名的聽眾、長者說,「像我們這種有儲蓄、有年紀的退休人士,就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老肥羊」。記者袁志豪/攝影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對著現在進300名的聽眾、長者說,「像我們這種有儲蓄、有年紀的退休人士,就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老肥羊」。記者袁志豪/攝影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與副市長葉澤山、警察局長林國清合影。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與副市長葉澤山、警察局長林國清合影。記者袁志豪/翻攝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與第四警分局長曹儒林合影。記者袁志豪/攝影
72歲的譚艾珍今啟動「譚艾珍女士防詐宣導巡迴列車活動」,與第四警分局長曹儒林合影。記者袁志豪/攝影

檢察官 詐騙集團 譚艾珍
⭐️【心理測驗】選旅行風格測你會遇到什麼戀愛難題

延伸閱讀

苗縣「可疑地籍異動平台」阻詐 慎防詐騙集團鎖定房產

金檢聯手 臺北地檢署、中國信託合作遏止不法

黃鐙輝台股蒸發數百萬 曝友更慘烈一天賠掉2千萬美金

川普關稅全球震盪...譚艾珍憂詐騙趁股災進場 3喊「穩定」:小心假投資

相關新聞

影/台中「時代公園大厦」驚傳鷹架傾斜 驚險空拍畫面曝

台中市中區公園路「時代公園大厦」建案今下午發生鷹架傾斜,空拍畫面顯示頂樓拆除作業外牆向外倒塌,壓迫外圍鷹架向外傾斜,恐有...

積怨已久!桃園男房客持刀突襲房東失血過多 當場身亡

33歲的蔡姓男子住在桃園市楊梅區永美路上公寓,平時與52歲的陳姓房東同住,2人因生活習慣不同積怨已久,昨晚又發生口角,蔡...

離奇!高雄婦遭「舊衣山」活埋喪命 無外傷查不出窒息原因

高雄市橋頭區田中路某舊衣回收場昨天發生衣物崩塌,蔡姓女員工遭舊衣山「活埋」喪命,橋頭地檢署今安排相驗,蔡女無外傷,也無明...

今早桃園八德涵管被沖走工人 傍晚在30公里外大園尋獲浮屍

今早鋒面帶來的大雷雨造成各地積淹水,在桃園八德進行下水道纜線檢整作業的鄧姓工人當場被急流沖走失蹤,桃園市消防局救難人員順...

影/「才叫他先走」下秒就掉下去了 生還工人驚魂未定

承攬桃園市八德區公所「雨水下水道巡檢清疏急設施修繕工程」的申邦環保實業公司,今天上午派3名工人在桃園、八德區交界進行雨水...

他PO女落單逛花園夜市被拖走 警追查竟是散布謠言罰6千元

今年農曆春節,社群軟體Thread上一則PO文,指有女子在花園夜市裡好心幫忙扶持裝病的外籍移工,卻被拖走了,並附上雙腿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