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遠處就看到滾滾濃煙!台中大雅鐵皮工廠大火 消防隊員搶救中

電價漲不停!宜蘭推節電從社區做起 32社區1年省下6萬7千度電

宜蘭縣政府推全民節電,從社區做起,今天邀請社區分享節電經驗。圖/縣府提供
宜蘭縣政府推全民節電,從社區做起,今天邀請社區分享節電經驗。圖/縣府提供

宜蘭縣努力推動綠能節電,縣府輔導社區建築物及空間進行節能改造,共32處社區參與,合計1年節電達6萬7460度;縣府還特別請建築師指導如何改善建築物的通風隔熱或更換電器,提升節電效能,今天表揚參與的社區及經驗分享,未來計畫持續擴大推動。

國內電價漲不停,台電下個月將調漲電價平均調幅6%,鎖定330度以下民生住宅及小商店家。宜蘭縣政府長年推動永續發展,除了配合打造清水地熱發電廠,同時也輔導各社區活動中心的建築物改善通風隔熱、汰換耗電的老舊電器,省下更多電費開支。

宜蘭縣住宅部門節電工作,這次以社區的公有建物節能改造作示範,包含老舊燈具汰換為節能LED燈具、空 調、冰箱汰換為1級能效電器、出入口設置冷氣不外洩裝置、屋頂實施隔熱漆、開口部窗戶設置百葉窗、遮陽簾、採用節能反射玻璃等,社區合計一年省下約6萬7460度電。

32個參與社區中,「節電王」是蘇澳鎮永榮社區發展協會,其節能改造措施包括屋頂隔熱漆施作、把空調汰換成為1級效能,永榮社區一年節省8246度電。

縣政府今天辦理「社區建築通風隔熱與設備能效提升計畫成果發表會」,代理縣長林茂盛頒發感謝狀給32個參與社區,感謝對宜蘭節能減碳盡一份心力,另為了持續擴大社區推動節電量能,邀請員山鄉蓁巷社區發展協會及羅東鎮漢民社區發展協會進行節電經驗分享。

縣政府工旅處表示,縣府協助社區建築節能改造計畫,今天還設計製作節能教育宣導看板,讓民眾帶回社區宣導節能減碳,讓居民來到社區更加了解節電手法,把節電意識擴散到家戶,並轉換成實際行動與用電習慣,達到全民節電。

宜蘭縣政府設計製作節能教育宣導看板,讓民眾帶回社區宣導節能減碳,把節電意識擴散至家庭中,轉換成實際行動與用電習慣,達到全民節電。圖/縣府提供
宜蘭縣政府設計製作節能教育宣導看板,讓民眾帶回社區宣導節能減碳,把節電意識擴散至家庭中,轉換成實際行動與用電習慣,達到全民節電。圖/縣府提供
宜蘭縣政府推全民節電,從社區做起,今天邀請社區分享節電經驗。圖/縣府提供
宜蘭縣政府推全民節電,從社區做起,今天邀請社區分享節電經驗。圖/縣府提供
宜蘭縣政府推全民節電,從社區做起,今天表揚配合節電的32個社區,一年省下6萬7460度電。圖/縣府提供
宜蘭縣政府推全民節電,從社區做起,今天表揚配合節電的32個社區,一年省下6萬7460度電。圖/縣府提供

宜蘭 建築師 節電
⭐️【心理測驗】選旅行風格測你會遇到什麼戀愛難題

延伸閱讀

照顧銀髮健康 新北淡水北新里長者樂活運動班開跑

信義房屋深耕社區、助攻桃園購物節 經發局:活動發票登錄金額逾64億

電價擬漲 趙少康:大罷免若成功 大家日子更難過

美籍獨居翁不願受助…黃瀞瑩要公部門別消極 社會局:媒合民間關懷

相關新聞

影/「第一鮪」由宜蘭奪下 蘇澳籍漁船捕獲216公斤母黑鮪

進入黑鮪魚季,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傳出捷報!蘇澳籍漁船全昌隆681號捕獲一尾活體母黑鮪,今天凌晨在鞭炮祝賀聲中返抵漁港,上午...

403地震周年 太魯閣上半年逐步開放天祥、大清水遊憩區

403地震發生滿周年,太魯閣國家公園不僅遭重創,加上去年颱風侵襲,是開園38年來最嚴重的災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

403花蓮地震周年/直擊太魯閣傷痕 國家公園復原迎賓再等7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多達400萬名遊客造訪,堪稱台灣觀光門面,去年403地震是開園以來最嚴重的災害,導致遊客崩跌剩不到一半...

基隆恐龍AR園區拍婚紗要6千 民批「盤子」海科館協調業者:將不收費

民眾今在網路爆料指到基隆潮境公園拍婚紗照卻要收6千元場地費,質疑「被坑殺」,引發爭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民眾所指應...

台東擬設風力發電惹議 藍綠都表態反對

民間業者擬在台東海岸設置58部風力發電機組,引起地方高度關注及討論,台東縣議會今天開座談會,邀集16鄉鎮市代表堅決反對開...

2025全國第一鮪蘇澳拍賣 重216公斤、總價逾166萬元

蘇澳籍漁船「全昌隆168號」日前捕獲1尾重216公斤黑鮪魚,經鑑定是「全國第一鮪」,今天以每公斤新台幣7700元售出,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