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克迪掉5號洋投因生涯規畫離隊 兄弟回歸4位外援

快訊/「蝙蝠俠」方基墨驚傳過世!洛杉磯病逝享壽65歲

李靚蕾哽咽談黃子佼案:這些人會跟孩子一起在公園溜滑梯

曝教師荒3原因 蔣萬安指示幫老師減壓:破例不可廢思維

近2年,全國中小學掀教師荒,都會至偏鄉無一倖免。台北市長蔣萬安本周市政會議指示教育局幫老師們減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2年,全國中小學掀教師荒,都會至偏鄉無一倖免。台北市長蔣萬安本周市政會議指示教育局幫老師們減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2年,全國中小學掀教師荒,都會至偏鄉無一倖免。台北市長蔣萬安本周市政會議指示教育局幫老師們減壓,包括全面檢視現有作業模式,取消對於學校非必要的行政要求,不能用有例不可廢的思維,不斷疊加學校端的行政工作量。

根據教育部資料,師培生在取得教師證後,3年內有報考正式教師甄試比例,從2017年42.8%降至2023年31.25%,也就是有近7成以上儲備師資不願投入教職。

蔣萬安本周市政會議提到,目前確實投入教育領域擔任老師的人數越來越少,這確實是一個挑戰。前兩天他也看到一則新聞,這2年小學和中學教師缺額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很多取得教師資格的年輕人不再應徵教師工作,寧願選擇去企業工作,原因之一,當然薪資太低;原因之二,教師要負擔很多的行政工作;原因第三,現在的教育現場相較過去更為複雜。

蔣萬安說,低薪幾乎已經成為扭曲台灣很多面向的共同原因,包括最近大家都關心的急診室危機,政府不能再漠視低薪所造成的各種隱性危機。上個月17號主計總處也才公佈了2024年全年薪資的統計,全體受雇員工每人每月的總薪資平均數是6萬0984元,首度突破6萬元的大關,經常性的薪資平均數則是4萬6450元,包括中小學的老師在內,很多人看了這個數字都會想,原來我離社會的主流這麼遠,當然會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去當老師。

「市府至少可以為老師們做的一件事,就是儘量減少該被減量的行政工作」,蔣萬安說,據他所知,許多老師們很多的行政工作是來自於政府機關沒完沒了的各種評鑑以及交辦事項。老實說這些行政庶務大部分只是增加老師的負擔,對於教學現場沒有幫助。

蔣也舉上學期農業部推動「班班喝鮮奶」例子,就是因為完全沒做好配套,所以讓學校的老師人仰馬翻,所以他也才會邀集相關局處,也走訪各個超商通路業者,來讓孩子到超商去領取鮮奶。

蔣萬安說,4月開始實施之後也會出現一些鮮奶領取,包括據點備貨量不足的情況,相信業者很快會找出物流配送的模式。另一方面,為讓本土酪農可以繼續安心生產優質鮮奶,產發局、畜產公司、北農也幫他安排酪農產區拜訪業者行程。希望當面也謝謝這些酪農,希望他們在台北市有穩定消費量的前提下,能夠安心生產優質的鮮奶,當然如果有更多縣市參與這項政策。

教師 鮮奶
👒春遊來住台北老爺「花開旅行」專案🏨,送花草茶&高鐵優惠>>

延伸閱讀

影/台北市長蔣萬安邀市民參與世壯運開幕 抽經典賽來回機票

李四川與劉和然誰適合選2026新北市長? 台北市長蔣萬安:別挖坑給我

世壯運倒數73天...大巨蛋開幕亮點曝 台北市長蔣萬安報名這2賽事

罷免添火 傳賴清德下動員令?蔣萬安:台積電才真的需要總統出手

相關新聞

APCS 1年增至6次 實作可分級

隨著愈來愈多大學資工、電機系將APCS(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列為升學參採之一,報考人數也逐年增加。教育部如今迎來APC...

僑生來台就學被當「學工」 高中校長坦言:成部分學校「續命丹」

天下雜誌報導,台灣有高中職「誘騙」東南亞華僑後代來台作為「學工」,透過僑生專班來台就學,卻被當作「學工」。中部一所知情的...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巴頭、推摔都觸法 南市要求各幼兒園張貼「虐童零容忍」海報

台南市政府為確保幼兒園全面落實正向管教,教育局製作並發送「虐童零容忍」海報,分為教保服務人員版與機構負責人版,要求各園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