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點名台灣卡美國豬牛進口 豬農轟:美國勿雞蛋裡挑骨頭

不想走!陸配「小微」遭移民署強制出境 班機時間曝光

共軍對台軍演宣傳片驚現「台北街景」 目標瞄準101、漢口街

北市人口9月跌破250萬了 陳宥丞曝蔣萬安期中施政危機

台北市議會今天下午將再進行市長施政報告。記者曾原信/攝影
台北市議會今天下午將再進行市長施政報告。記者曾原信/攝影

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去年5月人口數一度回升至250萬人,讓北市府得設第三副市長,不過近月人口又逐月遞減,今年8月僅剩250萬2093人,不過時隔一個月,北市人口再度下探,至9月30日已確定再跌回250萬以下,僅剩249萬8210人。

民眾黨議員陳宥丞說,儘管蔣市府上月底前匆匆升任張溫德出任第三副市長,不過從去年5月北市人口回升250萬人時,他每會期都追蹤蔣萬安的副市長人事何時有譜?當時蔣萬安在他質詢時,明確說出第三副手3方向,包括跨黨派、性別平衡、及產業財經方面人才,不過現在的第三副手卻與原本設定的條件背道而馳。這也代表蔣萬安施政危機,快兩年要期中考,卻找不到產業跨黨派人才來幫忙,絕非市民福氣。

陳宥丞也說,加上副市長李四川一旦去選新北市長,蔣萬安也擔心北市工務專業將沒人看家,所以近期急升張溫德出任第三副手。

根據市府的人口統計數據,北市去年5月人口回升至250萬,並於去年12月達到251萬1886人高點。今年8月人口卻逐月降至250萬2093人,至9月底僅剩249萬8210人,陳宥丞說,從近期的人口趨勢,也顯示台北市人口流失問題日益嚴重,市府應該更積極解決此問題。

陳提到,蔣萬安曾在選舉時強調,高房價、高物價是民眾外遷的主因,並提出從催生、助養、好住三大政策做起,防止人口流失,市府雖推出福利政策,但「養得起」與「住得起」仍是關鍵問題,如何降低生活成本、提升居住品質,吸引並留住市民,是台北市重塑吸引力的首要挑戰。蔣市長應儘速針對就業、住房等根本問題提出具體對策,讓台北市增加更多吸引力與誘因,成為市民願意長久居住的家園。

尤其少子是世界趨勢,陳也質疑,過去國民兩黨議員在疫情人口流失時罵柯文哲,現在對承平時期的人口流失卻不聞不問,至於北市人口外流到產業政府缺工,歸根究底就是養不起、住不起「居住台北的推力大於拉力」。呼籲蔣市府應該要更勇敢、靈活推動政策,如美國紐約City of yes ,從交通、都市規畫、社宅、容積政策等都可借鏡,但以目前政治氛圍,公務員不敢放手、不能創新,深怕被扣帽圖利或政治追殺。呼籲蔣萬安必須積極作為,從住宅、生育到交通等政策把城市減壓,成為市民後盾。

北市府 蔣萬安 議員
⭐️3月全網熱度最高5大陸劇!2甜寵劇纏鬥,白鹿轉型作僅排第5名!

延伸閱讀

2千居民反對建禮儀大樓…議員籲找備案 蔣萬安:統籌做可行性評估

6月溝通至今仍無結果?秦慧珠指總統是雙城論壇最大障礙 蔣萬安回應了

坦言驚訝指數不低!蔣萬安曝聽賴清德「祖國論」真心話

賴清德「祖國論」被問影響雙城論壇籌辦?蔣萬安說話了

相關新聞

影/北市中山商圈斑馬線塗銷又恢復 警批搞笑:請畫對角行人穿越線

南西商圈、台北捷運中山站1號和4號出口前,18日啟用新畫設的20公尺寬行穿線,看似行人天堂,孰料北市府交工處19日塗銷原...

中山商圈「超浮誇行穿線」 北市啟動行人專用時相滅火

捷運中山站繪製20公尺寬的行穿線引起話題,而周遭誠品南西、新光三越三館前的斑馬線遭塗銷,經過一周試辦後,經過討論又重新繪...

新店23公頃土地變更內政部通過 再添1300戶社會住宅

新店碧潭大橋北側農業區F單元面積約22.87公頃,鄰近安坑交流道、捷運小碧潭站及安坑輕軌安康站、陽光運動公園站,今經內政...

影/汐東線今動工將接民生線、基捷 侯友宜:汐止人夢想成真

汐止人期待23年的捷運,捷運汐東線今天正式動工!新北市長侯友宜主持開工典禮時表示,「汐止人的夢想成真」, 未來通車後市民...

「邱議瑩嘆比我凶!」 蔣萬安曝邀魏汶萱入團隊是借重這專業

北市長蔣萬安小內閣人事大異動,先前在立法院曾與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互嗆的三立電視台前記者魏汶萱,也將加入蔣萬安副發言人團隊。...

新北平溪人口老化 市長侯友宜:長輩缺什麼就做什麼 且要做好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到平溪主持「行動治理」座談會,向里長說明地方建設進度聽取心聲。侯說,平溪人口老化趨勢很難改變,照顧老人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