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宮證實川普考慮豁免「汽車零組件」關稅 陸可望受惠

稱川普對俄烏和平談判逐漸失去耐性 白宮:澤倫斯基走向錯誤方向

看護來台作證剴剴遭凌虐 他列9大酷刑 網友看到哭

分肝種腎/盡早登記易配對成功 醫:童移植腎比洗腎好

八歲吳小妹(右)經台北榮總腎臟移植團隊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方式,以大愛捐贈的靜脈製作肝靜脈延長通道,順利完成腎臟移植手術,讓她恢復健康,昨天開心和媽媽(左)合影。   記者林伯東/攝影
八歲吳小妹(右)經台北榮總腎臟移植團隊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方式,以大愛捐贈的靜脈製作肝靜脈延長通道,順利完成腎臟移植手術,讓她恢復健康,昨天開心和媽媽(左)合影。 記者林伯東/攝影

末期腎臟病孩童爲維持生命,必須長期洗腎,依二○二二年腎臟年報以衛福部健保署資料推估,全國約有兩百位兒童、青少年受洗腎所苦,但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卻僅有廿一人,兩者差距大。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很多家長對腎臟移植認知不清楚,憂心移植會花很多錢,感覺洗腎就好,不願意登記移植,但換腎才是對病童最好的治療。

張瑞文說,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恐影響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也容易引發感染,而接受洗腎與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相差甚大,其中可能原因是洗腎患者能否全數存活,據統計發現,洗腎治療的死亡率是腎臟移植的六倍,但部分孩童家長對腎臟移植仍有恐懼,不願讓孩子接受移植。

換腎有一定條件,包括孩童體重須達十公斤,也要考量接受移植者當時的身體狀況,以及與捐贈器官的合適程度,並不是至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登記就可以換腎。張瑞文說,很多家長因對移植猶豫,並等到孩童體重滿十公斤後再登記移植,或擔憂身體狀況遲遲不來候補,導致錯過早期登記,讓等候移植的積分白白流失。

張瑞文指出,病患完成腎臟移植登記前,須先確認身體狀況,也要聽取說明會、簽署書面文件,且每半年到醫院抽血追蹤。登記完成後,若出現合適器官,就會依候選者積分高低通知患者;而等候器官捐贈配對就像排隊抽號碼牌一樣,等候每滿一年會加○點五分,換言之排愈久配對成功的機會愈高;若是從來沒去排隊,將永遠沒有換腎機會。

面對孩童腎臟移植,很多家長擔憂會花很多錢,張瑞文說,孩童可利用學生保險支應部分費用,且換腎孩童屬重大傷病可免部分負擔。再者,小朋友體重輕,自費藥物依體重決定多寡,價錢也不多。若經濟仍有困難,可以使用醫院善款,也有慈善單位會提供家長住宿,實際花費不多。

「沒有孩子該長期洗腎。」張瑞文說,依北榮兒童審腎臟移植團隊經驗,十八歲以下病童等候一至二年就能接受腎臟移植,經量身訂做移植計畫,移植手術成功後,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都可以追上同年齡孩童,呼籲末期腎臟病童的家長,應多了解孩童腎臟移植,給孩子人生的希望。

器官捐贈 榮總 洗腎 腎臟病
❌不要亂捉弄,這三個星座「禁不起玩笑」

延伸閱讀

分肝種腎/母伴娃換腎「她堅強我要更勇敢」

亞洲首例 8歲女童「分肝種腎」脫離洗腎命運

大人腎臟種在小孩肝臟 救回8歲女童!北榮「無中生有」國內首例

亞洲首例 成人大愛捐腎八歲病童脫離洗腎人生

相關新聞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牙膏含鉛引恐慌 譚敦慈:刷牙前先做「這件事」更護牙

近期一項美國的民間研究調查,市面上有高達9成的牙膏產品被檢驗出含有鉛,以及砷、汞等重金屬,甚至兒童牙膏也上榜。「無毒教母...

教宗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驟停 醫曝恐是血栓打到這位置

據紐約時報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當地21日上午逝世,享壽88歲,梵蒂岡公布死亡證明指出,方濟各於21日上午7時35...

濃霧籠罩金門!小三通全線停航、機場關場

金門今日清晨再度籠罩在濃霧中,導致海空交通全面停擺,小三通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通與泉州石井的航線,從上午7時45分起全面停...

憂鬱自傷 躍居兒心科就診之冠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發布兒少心理健康調查,近三年,憂鬱症、自殘等兒少患者明顯增加,位居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類別第一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