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認證機構:電動車朝共享化發展 供應鏈將重組

德國認證機構、DEKRA德凱台灣董事總經理李俊儀18日表示,全球汽車的保有量已經跟國內生產毛額(GDP)脫鉤,未來出行的發展會跟各國的法規,以及各國消費者的偏好,行為模式會有所改變有所不同,因此最大的趨勢就是朝向有序化、共享化發展,這也將影響供應鏈重組。
李俊儀在「智慧移動安全新未來」2024智駕車關鍵技術研討會上指出,在車輛出行模式上,整體電動化已經不僅是在汽車本身,包含從自行車、從摩托車再到重型機具車,都在進行E化,甚至都要進行智慧化的動作。
他認為,以往大家習慣自己購買車子,但這樣的汽車所有權已經正在改變,未來推動更大的其實來自於共享汽車服務、租賃汽車服務,甚至用一支手機、用一個智能裝置,就可以從呼叫到協助完成出勤任務的服務,就是所謂的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模式。
李俊儀引用國際能源總署(IEA)發布「2024年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指出,全球電動車銷量大幅增長,預計2024年達到1,700萬輛,銷售量占全球車市五分之一以上,將創造出6,233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他表示,以往汽車的保有量是跟著全球的GDP的發展在增長,國家的GDP如果上升,通常是代表該國家的脫貧人口已經增加,該國家的購車的能力已上升,所以過往在分析汽車發展的趨勢跟GDP作連動。
李俊儀指出,但現在汽車的保有量使用量已經跟GDP脫鉤,出行的發展會跟各國的法規,以及各國消費者的偏好,行為模式會有所改變,有所不同。因此最大的趨勢就是朝向有序化,朝向共享化趨勢前進。
他提到,電動車發展除了技術和使用模式外,在2030年將會以歐洲和大陸為主要市場,也促進整個充電裝置增長,充電站預估從2021年1,400萬座,增長到2030年1.5億座充電站裝置設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