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斗六工安意外2工人是兄弟 沼氣中毒雙雙身亡…是否為相救釀意外待查

關稅豁免消息一出…亞洲科技股有望大漲 但仍將面臨混亂一周

海峽智庫論壇!兩岸關係面臨3大巨變 學者:連談「兩岸和平」都困難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提出兩岸關係出現三大巨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提出兩岸關係出現三大巨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兩岸智庫論壇14日在廈門舉行,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於會中提出兩岸關係出現的三大巨變。他也提到,大陸雖已對台提供多項「國民化」待遇,但仍有很多政策沒有做到台灣內部,如何讓台灣人願意從事兩岸情感的連接,是大陸未來可以考慮的對台工作方向。

據觀察者網整理報導,趙建民提出的第一個巨大轉變,是兩岸之間風向的變化。他表示,過去談「兩岸和平紅利」和「兩岸和平協議」,但如今連談「兩岸和平」這四個字都很困難,過去經貿是兩岸關係最大樞紐,可是大家現在並沒有深切地感受到經貿的紅利。

趙建民分析,台灣在經濟發展、政治多元化方面起步較早,可是中國大陸體量大,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渾厚。兩岸交流,一開始大家都可以彼此欣賞,看到對方的豐厚文化底蘊,更是可以看到對方進步的地方。

趙建民提到,現在兩岸民意比較敵對,較少有機會真正地去體驗對方各方面發展,而兩岸交流的防範力度也都相對比較大,像是台灣方面通過「國安五法」的修訂,大陸法律中也有相關規定。

第二個巨大轉變,是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趙建民表示,美國過去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相對持平的角色,不希望任何一方做出比較激烈的動作,但當前地緣政治衝突變化,美國方面看起來更支持台灣「抗中」,以及在高科技等領域脫鉤,這使得三角關係、或者說兩岸和平的基本動力受到很大侵蝕,台灣在兩岸經貿跟美國之間也出現重大的拉扯現象。

第三個巨大轉變是兩岸實力的轉變,趙建民稱,台灣方面積極規劃兩岸交流的信心大不如前,更多政治人物似乎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自我防禦,而不是如以前那般積極地規劃促進兩岸交流互惠的政策。

對於上述三大巨變,趙建民提出幾點建議。包括找到辦法來減少政治的衝擊。他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跟前總統馬英九今年4月在北京見面為例,政治上在一段時間內允許兩岸制度沿著不同的路徑發展,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連接方面,便能有所作為。

在身份認同上,趙建民指出,很多台灣人稱自己為「台灣人」,有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不一定就是主張「台獨」,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在台灣出生、成長,「他覺得自己是台灣人,就像福建人說自己是福建人一樣,建議大家一定要把這點分清楚。」

最後在文化合作方面,趙建民認為,過去台灣人喜歡到大陸,而現在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軟實力項目,如抖音、小紅書、「科目三」、電視劇《繁花》等都有一些共鳴,兩岸在這方面可以深入合作,把中國大陸軟實力通過台灣的窗口擴散出去。

趙建民在海峽論壇發表演說。(圖/取自觀察者網)
趙建民在海峽論壇發表演說。(圖/取自觀察者網)

台灣人 廈門 海峽論壇 美國
🔍️川普對等關稅為何急轉彎?圖解美債殖利率的隱藏玄機

延伸閱讀

擔綱海峽論壇開幕演出 陳妍希獻唱《若思念便思念》

會見政協主席王滬寧 連勝文:台灣主流民意盼兩岸和平

海峽論壇 連勝文:台灣人也可以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海峽論壇開幕 王滬寧:台灣自古屬於中國

相關新聞

大動作來了?北京首都機場出現大量鮮紅「統一」標語 引發側目

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立柱近日出現多幅紅底白字顯眼的「統一」大型標語,下方分別寫著「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祖國統...

陸建廈金大橋 「小三通」客運航線今起調整航道

因應大陸興建「廈金(金廈)大橋」廈門段的需要,據廈門海事局方面指稱,自4月9日起,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船舶航行的金通航...

陸配補喪失原籍證明「示忠誠」 她嫁金門15年嘆:不放棄就會賣台?

近期多位已在台定居多年的中國大陸配偶接獲移民署通知,要求三個月內補交經海基會驗證的「喪失原籍證明」等文件,否則將撤銷其在...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次女梁齊昕驟逝 終年33歲

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的次女梁齊昕,於昨日(8日)晚上被發現在筲箕灣一服務式住宅單位內昏迷。惟救護員趕至現場時,證實她已離世,終年33歲。

政府促陸配繳除籍證明 藍委批打壓

有陸配近日上網表示接獲移民署通知,須繳付「喪失原籍證明」,否則面臨撤銷居留權及除戶處分,引起恐慌,也有人認為此舉根本是擾...

共軍進駐 中柬雲壤海軍基地掛牌

解放軍在海外又多一處可派員的據點。據大陸國防部消息,「中柬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雲壤海軍基地)昨天掛牌啟用,柬埔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