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檢方偵辦罷免團體 藍白批司法天秤嚴重傾斜

今晴朗熱如夏 吳德榮:下周三變天 雷雨降溫恐劇烈天氣

3年前這一天「全台最恐慌」 他回憶震撼畫面:賣場現排隊人潮

圖為當時三級警戒後的微解封首日,信義商圈逛街購物人潮稀疏,街道冷清。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侯永全攝影
圖為當時三級警戒後的微解封首日,信義商圈逛街購物人潮稀疏,街道冷清。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侯永全攝影

歷經過3年的新冠肺炎肆虐,如今疫情已趨緩,民眾也恢復穩定正常的生活,甚至逐漸淡忘這令人聞風喪膽的病毒。有一名網友昨(15)日在PTT發文,回憶起2021年5月15日這天,病例數一天暴增180人,全台灣升高警戒,讓他記憶猶新。

原PO昨天在PTT以「三年前的今天看到病例+180有多震撼」為題發文,他說那時候衛福部每天下午都會召開記者會,揭露病例數,而三年前的5月15日單日就暴增180例,讓許多人非常震撼。原PO說住家附近的全聯超市開始出現排隊人潮,菜市場的菜也被爆搶一空,讓他想起來還是不免驚呼「到底有多震撼,大家還記得嗎?」

貼文也勾起眾人的回憶,「現在根本不痛不癢,那時就恐慌仔在亂」、「2021年是全台灣人都是恐慌仔好嗎?」、「疫情對於我唯一好處就是上下班不塞車」、「從口罩、疫苗到醫院核酸、快篩到雞蛋,都要排隊的日子,呵呵」、「懷念WFH(Work From Home,在家上班)啊」、「路上人潮真的少,捷運搭車不煩惱」、「那時候禮拜五下班,板橋車站幾乎沒人,跟末日電影一樣」、「只記得很快就全部改線上授課,很累」。

據「維基百科」指出,2019年末中國大陸武漢市傳出新冠肺炎,自此開始全球蔓延。台灣在2021年5月11日從第一級提升至第二級,5月15日暴增180例本土個案,指揮中心宣布台北市、新北市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三級,5月19日則宣布全國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三級。

三級警戒 口罩 新冠肺炎 疫情
🐶2025最新版「24小時動物醫院清單」大公開!

延伸閱讀

客運站驚現「滿滿物品」排隊買票 網無奈:常見用雜物來代排

影/洗車排隊出意外!BMW轎車突暴衝 加油站女員工捲車底瞬間曝光

鴻海(2317)Q1營收挨轟!PTT怒喊「明天一根」許願:越爛越噴

藥局助發快篩有補助引診所不滿 疾管署:研議中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豬肉有綠光「壞掉了?」 物理老師解答:證明老闆食材好

有些食材若客人不懂,可能會以為有衛生疑慮。日前有位餐飲店老闆表示,客人跑來說「老闆你們豬肉有綠光,壞掉了」,店家回覆「這是正常現象,你可以自己上網查看看」,但客人仍不相信,直呼「我吃過那麼多豬肉,都沒有這個情形,你少騙我了」,老闆PO網喊冤,也有物理老師指出「這題有出在109年考題裡!」

台灣限定?男星曝「1款衛生紙」國外找不到 過來人共鳴:還真沒看過

近日男星史丹利在網路上發文表示,自己曾到過多個國家,發現除了中國之外,幾乎沒有看見其他地區的廁所使用「抽取式衛生紙」或「平版衛生紙」,他好奇這類衛生紙是否為台灣特有的?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只有台灣有!「1小物」讓外國人超吃驚:早知道就不要丟

台灣人習以為常的統一發票,對於外國人來說可能以為只是一張明細或廢紙,若知道發票可以對獎,甚至中大獎,可能會相當驚訝。有兩名來自西班牙的外國人接受YouTube頻道「不要鬧工作室」的訪問,當他們知道統一發票最大獎是1000萬時,紛紛瞪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甚至懊悔自己都將發票丟棄。

網揭殯葬化妝師工作10個冷知識:上妝只為達成「這目的」

為逝者化妝,既不是時尚,也不是藝術,而是一門「讓人好好道別」的技術。這項專業工作,不只是單純「幫人畫上妝」,而是透過觀察、生理修復與情緒拿捏,幫助逝者重現生前的樣貌,讓親友留下最後一個安心的畫面。

狂風暴雨來襲!麥當勞店員死命關門畫面曝光 眾人心疼喊「加薪」

近日受到鋒面來襲影響,全台各地均迎來狂風暴雨,中央氣象署12日晚上針對北北基等8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強調台中以北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有網友12日晚上至桃園青埔的麥當勞用餐,發現店員為了避免大門被風雨吹翻,他死命地抓著大門並努力將門鎖鎖上,與風雨搏鬥的行徑引發眾人心疼,直呼「老闆該加薪了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