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真的要來了!劉德華宣布「台北小巨蛋開唱」時間出爐

LINE免費貼圖6款來了!母親節獻愛必備 這Q版爽用180天、2款名牌貨都會動

首創無小孩寧靜區、高CP值豪經艙 酷航扭轉廉航印象

廣為人知故事竟是假訊息? 螺溪硯歷史找無證據 真相是這樣

照片為師傅正在雕刻螺溪硯。聚傳媒記者賴御文/攝影
照片為師傅正在雕刻螺溪硯。聚傳媒記者賴御文/攝影

【聚傳媒特約記者賴御文報導】濁水溪溪石製成的螺溪硯,一直是台灣特有產品,堪稱歷史超過百年的台灣之光,不過螺溪硯廣為人知的歷史,卻可能是一段假訊息!

螺溪硯在日治時期重新被發現的大概「傳說」是:日治時代因為興建濁水溪鐵橋而重新發現螺溪石,有一位日籍監工發現螺溪石可製硯,因而出名。有的傳說版本還提及這位日籍監工,發現一大塊黑石頭,大約有二百多斤,從溪中挖起好幾天,經過日曬,居然還是濕潤不乾,所以運回日本,雇工雕琢,製成八十四斤的大硯台。螺溪石從此被日人稱為「墨玉」,又稱「台灣黑玉」。少數傳說會提及螺溪石硯的發現者是「日籍技師村瀨」。

這段傳說流傳非常廣,有幾位歷史學者也曾經在著作中引用,例如在西元2014年出版的著作就說是西元1908年,日本人在架設二水與林內之間的濁水溪鐵橋時,「日籍技師村瀨在橋下發現後,運回日本加以雕刻。由於其色澤優美,易於發墨,貯水不乾,村瀨視之為珍品,後來螺溪硯就成為二水的民間特色工藝,愛好雅石者更深入濁水溪中上游挖寶。」還有學者提到有超大硯石製成了超大的硯臺。

不過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的研究發現,這段傳說是否可信,頗有疑問。從台灣文獻館退休的文史研究者林文龍是彰化和美人,他在西元2010年就發表論文中就已經指出,前述關於螺溪硯的這段廣為流傳的故事,「檢諸舊籍,竟無文獻可徵」。而且早期「傳說沒有時間,更沒有人名」,村瀨監工之名是後來才出現。

針對螺溪硯,林文龍發現在日治時期能找到確切文獻的資料,是幾則《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早先的一篇是在大正5年(西元1916年)10月26日,《台灣日日新報》的一則新聞標題是〈東螺硯續出〉,內容提到「廳下濁水溪沿岸,古來出東螺硯石,馳名內外,其石堅硬滑潤,或青色或紫色,或水波紋,或萬點星,與彼端溪略同。不久前聞佐佐木氏:近年久乏拾得者,後因八堡圳路改修工事之際,在二八水庄河磧中,發現此名石,讓愛硯家...大為驚喜。」

上面的這篇報導,明顯提到螺溪硯是「續出」,可見記者知道本來就有螺溪硯,而且報導提及是八堡圳路改修工事,與濁水溪鐵橋興建無關;除此之外,報導只提到螺溪硯,卻沒有提到超大的螺溪石或是後來製成的超大硯臺。這些都跟前述傳說不符。

林文龍進一步指出:「《台灣日日新報》所載,屬於新聞報導,發現時間為1916年(大正5年),地點及動機是『八堡圳路改修工事之際』,報導人為『佐佐木氏』,均極為明確。據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資料,濁水溪鐵路拱橋完成於1905年(明治38年),與螺溪硯石重新發現無涉。台灣日日新報報導的發現,提供了正確時間及地點,足堪廓清長期累積的誤導,還原本來面目,意義重大。」

事實上,清朝文人吳德功在日治時期寫下的〈東螺石硯記〉就已經提到「今回佐佐木忠藏得一方」,連佐佐木的名字是忠,也早已寫出來了。

由此可見,真實歷史是大正5年(西元1916年),有一位佐佐木忠提到了螺溪硯石很有名,但很久沒有人找到了,直到最近因為八堡圳路改修又發現。

聚傳媒

文化資產 日本 日治時期 濁水溪

相關新聞

注意!台74線10日封路8小時 北屯崇德段車道封閉

台74線快速道路連接國道一號工程,將在13日開放通車,不過高公局將在明天晚間9時30分至隔天清晨5時30分,因施工需求,...

影/水湳轉運直通國道或接74號要評估1年?江啟臣:醜話先說在前面

台中水湳轉運中心2026年啟用,周邊長期嚴重塞車,市府規劃「國道客運專用道」直通國一,但全國無前例可循,中央補助市府著手...

南投副縣長當面陳情自來水不足 行政院長陳建仁避而不答

南投縣鳥嘴潭人工湖陸續供水,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視察下游草屯淨水場工程,目前已可供應14萬民生用水給彰化、草屯民眾。南投縣...

教保員拿剪刀恐嚇幼生 中市府勒令停職4年、幼兒園停招1年

台中市大里區私立幼兒園4月中旬發生教保員拿剪刀恐嚇幼生等虐童案,6名幼生受害。教育局完成調查,祭出重罰,教保員遭管制4年...

警官帶92歲母搭火車進香 輪椅被拒進追分站月台、母還被要求起立

台中市陳姓高階警官昨天帶著高齡92歲母親要從台鐵追分站搭火車去苗栗白沙屯進香,正當推著輪椅要進月台時,追分站長卻表示搭輪...

月薪2萬7470元 彰化縣府提供154名大專生暑期工讀名額

彰化縣政府今年暑假提供154名為期兩個月的工讀名額,即日起到5月10日受理報名,工讀期間為7月1日至8月31日,月薪27...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