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國防部長通話一年半來首次 美重申一中政策

調查小組用刑法判教師不適任 教師反彈:那是司法官該做的

教師示意照。圖/ingimage
教師示意照。圖/ingimage

近年不適任教師案件大增,有教師指出,案件調查小組成員在接受調查員培訓時,被教導說可用「刑法」來判斷教師行為,導致老師搜查學生物品可能涉及強制、體罰可能構成傷害,但根本沒有經過法院的調查,用刑法概念來判斷教師管教行為並不合理。對此,培訓講師表示,對於情節嚴重的案件,才需透過刑事實務案件,讓調查員知道怎麼判。

學校收到不適任教師的檢舉後,要召開校園事件處理會議決定是否成案,並由校事會議或縣市級的專業審查委員會進行調查、審議。若在校事會議處理,學校會組成調查小組,成員除了教師會代表、家長會代表各一名以外,有至少一名為相關專家學者或教師專業審查會調查及輔導人才庫人員。

調查小組最後會做成調查報告提校事會議審議,決定是要移送教評會、考核會或結案。有身為人才庫調查員的教師表示,由於家長及教師會代表常沒有受過訓練,缺乏調查專業,因此撰寫調查報告的任務就落在人才庫內的調查員身上,這些調查員都接受過完整訓練,相對更了解相關法規的適用以及寫報告的方式。

一般來說,處置不適任教師的依循是教師法及相關法規、命令,但全教會副理事長張瓊方說,在調查員培訓時,講師有說也可以用「刑法」來判斷老師行為。以搜查學生物品的行為來說,如果學生不讓老師搜查,就有可能涉及「強制」,類似刑法內容被拿來校事會議懲戒教師的「罪名」還有公然侮辱、毀謗等等。

全教總集體協商中心研究員、調查人才庫成員張旭政說,調查員培訓課程的幾個講師常強調,在處理不當管教或體罰案件時,可以盡量提到這構成刑法上傷害、公然侮辱等等。「我個人非常不以為然」,張旭政認為,刑法的涵攝是司法官檢察官該做的,行政調查就是按照行政法令規定,「怎麼會又叫我們寫說有沒有構成刑法上的罪名?」

張瓊方在接受調查員培訓時,有身為律師的講者就質疑,在教學現場用刑法概念來判斷教師管教行為並不合理,因為這沒有經過法院的調查,是用行政的手段來認定教師違反刑法。

依照教師法第14條規定,教師若有犯性侵害、內亂外患罪、體罰或霸凌學生、偽造或湮滅校園毒品事件的證據等等數項行為,應予解聘且終身不得聘任,這些行為被稱為教師的「消極資格」。調查員培訓講師、政大公行系助理教授莊國榮解釋,涉及消極資格的案件多半情節嚴重,才需要在培訓中透過刑事實務案件,來讓調查員知道要怎麼判、怎麼看案件輕重程度。莊國榮也說,畢竟調查員也不是法官,並不是要這些調查員作刑事判決,而是據此了解調查報告的寫法。

司法官 教師 校園 檢察官 莊國榮

延伸閱讀

春節採買年貨 台南初估供貨穩定、價格合理

高市研考會淨零規畫預算1千萬刪成1千 兩岸小組沒開會也遭轟

竹市西大路地下道實施禁轉林森路 塞車減緩里長按讚

獨/新北消防特搜機動手術小組成立! 現場「即刻救援」緩衝崩潰城市醫療

相關新聞

教改30年仍一直被追打 李遠哲:因為2000年政黨輪替我支持民進黨

今年適逢教改30周年,教育界提出檢討廣設高中大學等議題,被視為教改關鍵人物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今日出席台大風險中心舉辦...

齊邦媛101歲辭世 今頭版廣告「再次感謝所有一切賜予我的溫暖」

文學家、台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齊邦媛3月28日凌晨辭世,享嵩壽101歲。今天聯合報頭版、中國時報頭版刊登一則署名「羅齊邦媛」...

花蓮強震全台校舍災損達24.3億 東華大學占20億

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2強烈地震,造成花蓮女中、東華大學等學校校舍受損,教育部今天公布最新受災學校統計,總計661校受...

老師錄取沒來、放棄資格 新北國小幼園教甄增第3次分發

新北市教育局昨日公告113學年度國民小學暨幼兒園教甄簡章,考量過去常發生錄取者未報到、報到後放棄,導致缺額學校只能改聘代...

教改30年/前教長郭為藩 籲開全國教育會議

準總統賴清德曾於競選期間回應教育團體,指未來除定期舉辦事務性會議,也將尋求不同形式會議或網路論壇,由於四一○教改今天剛好...

白讀了?他多花兩年念研究所薪水仍然只有4萬初 網秒揭盲點

出社會一段時間後還有必要離職去念研究所嗎?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大學畢業曾在私人公司工作過一陣子,薪水比4萬初高一些,結果現在碩畢找到的工作才4萬初,不解自己「花了兩年念研究所的意義到底在哪?」引發網友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