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銀華/OpenAI事件與永續發展目標

個性內向、靦腆,還有點社交恐懼症的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卻能對國會議員侃侃而談,讓他們了解什麼是AI。法新社
個性內向、靦腆,還有點社交恐懼症的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卻能對國會議員侃侃而談,讓他們了解什麼是AI。法新社

葉銀華
葉銀華
十一月中旬OpenAI董事會突襲式解除創辦人兼執行長奧特曼的職務,但在員工、投資人、社會等多重壓力下,六天後又宣布奧特曼回任、多數董事離職。此事件引發以「非營利組織」董事會控制營利組織的營運,所產生之治理目標衝突的爭議。OpenAI本身是非營利組織,宗旨為確保人工智慧的發展符合人類的利益,並促進技術的協作和分享,強調AI的永續發展。然而為了AI的龐大投資與人力資本,僅憑非營利組織的運作無法因應,乃下設營利組織進行更大規模投資與吸引人才。此一事件雖是個案,但引發一般企業在追求永續發展時,是否也會產生如此事件的治理目標衝突?本文結合公司治理與永續發展,提出企業經營的新目標,藉以避免如此事件之目標衝突。

大家普遍誤解企業經營只追求股東權益或只在意利潤。從實務運作,當公司滿足客戶的需求而有營業收入時,要先支付人工成本、原料成本、製造費用、管銷費用,也就是員工、供應商,以及公司有業務往來者皆先獲得報償。其次,要支付利息費用、員工教育訓練費用與投入環境保護費用,亦即債權人拿到償付、提升員工人力資本,以及維護公司所在之社區大眾的權益。再者,有獲利須繳納公司所得稅,政府也拿到稅收,此乃公司對公益的貢獻。

因此,在收入分配給上述「非股東利害關係人」後,如果有剩下的才屬於股東的,當然若剩得非常多也全都屬於股東,所以股東是公司風險的最終承擔者,也讓其擁有公司所有權,如此公司才有意願承擔風險,方能增加規模與價值,進一步促進經濟成長。

亦即,企業經營不是僅為了股東或一味地追求利潤。股東是公司擁有者的先決條件是「非股東利害關係人」的合理權益有受到保障。因此,我將公司經營目標,從極大公司價值,轉換成至少先確保「非股東之利益關係人」的合理權益下,再追求股東價值最大。

接著,公司的利害關係人日益重視永續發展的議題,例如:供應鏈的國際大型企業,要求代工廠或供應商必須減碳排放與提高永續發展績效、債權銀行或債券投資人將永續發展納入授信審查及投資標準、政府將淨零排放列入長期目標、股市機構人將永續發展納入投資標準。因此,公司必須與利害關係人溝通,調查各利害關係人對於相關議題的關切度,以及各議題對公司衝擊的顯著性,進而鑑別出公司在永續發展應該注意的重大要議題,並且釐定各議題的具體目標,藉以落實執行(利害關係人的議合程序)。

綜合而言,在永續發展趨勢下,我對企業經營目標是先確保「非股東之利害關係人」的合理權益下,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公司治理的目標);同時,在利害關係人議合下,從事環境、社會、治理面向重要議題的活動,藉以促進永續發展。如此一來,公司的利害關係人,因其所承擔的風險,皆受到合理對待;而且公司亦投入利害關係人所要求的永續發展活動。因此,上述經營目標可引導公司進行決策,同時可明確、有序地衡量公司的表現,避免治理目標衝突的問題,以及追求永續發展。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奧特曼 投資人 風險

延伸閱讀

矽谷正夯的 AI「末日值」是什麼? 科技業大老末日值多少?

盤點全球CEO今年荒唐事 億萬富翁約架籠鬥到執行長半裸按摩統統有

MLB/道奇豪擲12億美元還沒打算停手!傳看上水手重砲

琅客來了/簡少年:我的人生態度就是等級99的玩家,只想著怎麼破關、怎麼幫人破關

相關新聞

葉金川/人口結構與護理人力

台灣現今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問題,人口結構出現急劇變化:我出生那年(一九五○年),有四十二萬多新生兒報到,廿四年後的虎年(一...

洪蘭/母親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一名學生來找我,說清明節跟她新婚的先生去掃墓時,發現她的公婆和族中長輩都死於阿茲海默症。她嚇了一跳,後悔當時上課時沒有好...

廖元豪/批評以色列=反猶=種族歧視?

美國眾議院五月一日通過「反猶察覺法」(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它外觀看來是個防止「反猶太...

馬凱/願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此一千古名句,在今天的台灣一定也深得民心。因為,第一,我們的高房價早已成了年輕人...

闕志克/民主政府裡最危險的部門

大法官詹森林在憲法法庭辯論中提問「廢除死刑違反多數民意,但大法官是否一定要跟民意妥協?」這個問題直指憲法法庭存在的根本原...

盛治仁/鑑往知來 一窺「消失的愛」

好友陳文茜最近出版了新書「消失的愛」,乍看書名會以為是談抒情小品,事實上這是去年她在重病下還堅持完成的創作,內容一點都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