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13.81%小六學童 有過輕生念頭

台灣孩子生得少,不僅新生兒死亡率創近十五年新高,兒少心理健康議題也長期受到忽視,台灣好鄰居協會於二○二二年蒐集全台十九縣市約三千九百名小六學童調查,約有近百分之十四的比率曾想過要自殺,且有百分之五點六已計畫自殺,台灣學童在試圖自殺或是計畫自殺,則高於社會經濟層面與台灣相似的南韓。
台灣好鄰居協會秘書長楊國正表示,該調查是發放問卷,依照小六學童的主觀評估填寫,收回後以比率機率抽樣法(PPS)回歸分析,結果約有百分之十三點八一的小六學童曾想過要自殺,相近於南韓,南韓比率為百分之十四點三。

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執行長吳佳芸表示,若兒少有自殺意念,無論壓力源是來自家庭還是學校,皆有可能會出現不想回家、無精打采、注意力渙散等憂鬱狀況。
楊國正表示,一張問卷代表一個孩童,不單只是一個數據上的統計。無論是家庭壓力、幸福感還是自尊高低,都在兒少的心理健康及自殺議題上扮演了關鍵角色。其中又以「家庭壓力」為重中之重,家長必須要能看重與孩子的互動與教育,了解孩子的想法與心聲。
愛爾蘭嬰幼兒心理健康專家哈福特表示,心理健康議題無法歸因於單一現象,須針對結構性因素如學業壓力、霸凌、不當對待及照顧者的壓力等因素進行了解,才能對症下藥,讓兒少在成長時,能減少環境中的不利因子。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CRC聯盟)與台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以及台灣好鄰居協會共同呼籲,心理健康為普世人權,並提出「生活教材」、「師資培力校園預防」、「心理健康促進資源」、「培養個人復原力」四大訴求。盼國人及政府正視。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