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科技股疲軟…美股收黑 道瓊大跌330點

馬力斯颱風最快今生成 吳德榮:周末防致災天氣

睫毛倒插好刺眼 小心傷了視力

睫毛刺眼的傷害。圖/蔡傑智提供
睫毛刺眼的傷害。圖/蔡傑智提供

年長者常會遇到「倒睫毛」困擾。正常的狀況下,眼瞼的睫毛方向應該是朝向眼外側生長,當其改變方向接觸到眼球表面時,會造成眼刺痛、紅、流淚、怕光等症狀。

常見眼瞼睫毛會接觸到眼球表面有3個原因,分別是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眼瞼內翻」、「倒睫毛」及東方孩童的「眼瞼贅皮」。

當眼睫毛摩擦眼球表面時,會造成眼角膜受傷而破皮,若角膜長期反覆受傷破皮,容易因為感染病菌而發炎,若沒有及時治療,即使破皮最後癒合了,也容易在角膜上留下永久性的疤痕而影響到視力

1.眼瞼內翻

發生眼瞼內翻主因,多因年紀增長時,下眼瞼的縮肌或水平緊度會逐漸鬆弛,導致眼輪匝肌(閉眼肌)作用過強,將睫毛內推而刺到眼球表面。治療上主要靠手術,也可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素,讓肌肉放鬆而達到短期改善症狀的效果。

2.倒睫毛

倒睫毛的發生,是因為長期眼瞼慢性發炎、受傷或砂眼,造成睫毛生長方向錯亂而容易刺傷眼球。平常保養可局部點眼藥膏、藥水,以減輕眼瞼、結膜發炎、防止倒睫毛惡化;治療可定期找醫師拔睫毛(約3至4周又會長出)、睫毛電燒術、冷凍治療、雷射治療(適用於倒睫毛數量少)及手術治療。

3.眼瞼贅皮

眼瞼贅皮是東方孩童最常見的睫毛問題,常合併倒睫毛。通常發生在下眼瞼,成因為下眼瞼邊緣的眼皮及皮下眼輪匝肌過多,而推擠睫毛讓其貼在眼球表面,當眼睛望下看時(例如閱讀時)尤為明顯,常影響到內側1/2到2/3的範圍,在家可利用自拍或請家長拍照,自我檢測下眼瞼贅皮嚴重程度及範圍。

患有眼瞼贅皮的孩童不容易被發現,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當家長發現孩子時常揉眼、眨眼、流淚、怕光、紅眼或有分泌物時,應簡單自我檢測,可早期判斷孩童是否患有眼瞼贅皮。

若自我檢測發現有明顯的下眼瞼贅皮時,應就醫檢查眼角膜受傷破皮情形。眼角膜破皮輕微可先點藥觀察,若角膜破皮嚴重有發炎感染風險,應考慮手術治療,術後睫毛會恢復正常朝外方向,傷口痕跡也會逐漸變得不太明顯。

多數小朋友會隨著年紀成長到大學之後,症狀會變得更明顯。有人會尋求戴隱形眼鏡來隔絕睫毛的刺眼問題,但須注意當眼睛發炎或有感染風險時應停用隱形眼鏡(包括角膜塑型片),並到眼科就診治療,以免增加角膜潰瘍的風險,造成視力永久性的傷害。

手術 視力 隱形眼鏡

延伸閱讀

學生萌輕生念頭半夜求救...教官回「明天再打來」 專家盼教育部重視

眼藥水和太陽眼鏡都別用太久!護眼不可不知的8大NG行為

烤肉事故!木炭噴出碎片「角膜被烤熟」 整晚戴隱眼慘成月球表面

手搖族小心了!35歲男上班突失明 醫揭「這習慣」讓血糖飆高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老人健保擴大免費? 衛福部不建議

多名在野立委提案,綜合所得稅百分之廿以下的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得免繳健保費,以一一二年綜合所得淨額為例,只要低於一二六萬元以...

6月後可組團赴陸約1千團 周永暉:數字也可能低估

我國禁止組團赴大陸的禁團令將於5月31日到期,行政院會今宣布,6月1日以前規畫的旅行團仍可繼續執行。觀光署長周永暉表示,...

馬力斯颱風將生成 路徑恐「通過台灣上空」 粉專:西部有較強雨勢訊號

原先位於南海的熱帶擾動,已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預估今、明兩天會先往北移動,朝中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