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台積電亞利桑納廠狀況多 分析師曝最糟打算

7大儲蓄方法 提升支付房貸能力

中國頻頻爆雷 恐將拖累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正臨深履薄,不但陷入通縮走勢,房產業和金融業接連出狀況,民間消費停滯。若無法振衰起蔽,勢將拖累全球經濟復甦。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成長、生產或貿易都不如以往,即使後疫情反彈,都未成為事實,官方數據證明,經濟要恢復正常運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全球經濟來說,中國結束疫情,打通供應鏈固然可喜,然而中國經濟要復甦,其實基礎並不穩固,像是全球需求的不確定性以及與美國持續的貿易摩擦,同時再加上國內房產投資和出口預期疲軟。

中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兩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下降0.3%,讓中國央行面臨著與Fed相反的壓力:Fed連續18個月收緊政策,以遏制物價飛漲;但中國面對的卻是通貨緊縮。

這對背負巨額債務的中國來說,特別危險;高通膨雖有負面作用,但隨著時間演進,它有助於減輕債務負擔,通貨緊縮則完全相反,它意味著債務的實際負擔加重。

而中國經濟問題的核心是,民營企業的經商環境日益嚴峻;近年來,監管政策益加嚴格,當局在數位經濟領域,實施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規定;教育產業遭遇「雙降政策」打壓,房產業則面臨「三條紅線」、「住房不炒」等措施。分析師警告,如果當局不解決房市和金融失衡問題,中國將面臨1990年代式「日本化」風險和人口老化危機。

中國大部分問題源於其經濟政治化;將中共控制延伸進企業,並優先以國企為重,拖累了國內生產力,嚇壞了私營部門,並降低了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2023年上半年中國上市的重量級公司中,民企占比從55%下降至39%,國企則超過60%。這種「國進民退」的變化,嚴重削弱了私營部門的信心。企業家們不得不在政策迷宮中摸索,採取保守態度,關注防範風險而不是企圖擴張。

尤其是,中國大部分經濟問題都與房產市場直接相關;中國允許開發商過度建設,而如今庫存過剩讓開發商陷入困境。曾是中國銷售額最大的開發商碧桂園控股,上周無法支付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債券利息,預計上半年將出現巨額虧損。恆大集團因大規模債務違約而成為2021年頭條新聞,兩年累計虧損達810億美元。房市風暴連帶拖累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融信託,因無力支付投資收益,本周正式宣告違約。

即使北京能夠以某種方式解決其他問題,多年的一胎化政策也可能會讓經濟長久癱瘓,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1961年以來的首次萎縮,估計到2100年中國人口將減少近半。

削弱經濟實力的不僅是人口下降,還要加上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1990年只有5%中國人年齡在65歲以上,目前這個比率已達14%,到2050年可能會飆升至30%。估計未來10年平均每年可能會流失700萬勞動年齡人口。

工作年齡的夫婦必須贍養年邁的父母,孩子的教育成本不斷攀升,人們對經濟缺乏信心,經濟前景似乎愈來愈黯淡,失業率飆升就證明了這一點:最新公布的青年失業率高達歷史性的21.3%。北京政府本周乾脆宣布停止發布失業率數字,欲蓋彌彰,讓人無語。

中國的一系列問題,從不穩定、負債累累的房產市場到反商政策和人口問題,表明未來10年將充滿坎坷。

中國央行本周降息,令市場感到意外。但經濟學者警告,降息幅度太小,無法產生實質影響。其本意可能是向市場發出訊號,表明當局已準備好刺激經濟。但進一步降息可能帶來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的風險,取捨之間實為兩難。

但起碼中國政府已開始採用貨幣政策,透過降息優惠個人和企業借貸來促進成長,讓經濟中流通資金量有所增加,只要拿捏得當,這些推動內需措施有助實現2023年5%的成長目標。

世界銀行的研究預計,如果中國進行全面改革,在2030年後的10年內,仍將實現平均4%的經濟成長;但如果改革受限,2030年後的成長預計將降至2%以下。

只要中國能夠克服這些挑戰,就有潛力在未來幾十年內以比發達經濟體更快的速度成長。但無論結果為何,中國在經濟改革方面做出的決定,其影響力都將遠超出國界之外。

降息 投資 北京

上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被當黑幫頭目偵辦?何謂RICO法?

下一則

一洲焦點/中國經濟危機 誰能安然度過?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