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房市爆熱仍有冷宮產品 專家曝冰與火分界點在「坪數」

禁團令後首出席旅展 賴清德:總統職責是穩定台海和平

美國明尼蘇達州傳槍響!至少3死多傷「警察中彈身亡」 槍手遭擊斃

永豐投顧獲ESG銀級獎

永豐投顧榮獲2023年TWSIA台灣永續投資獎「個案影響力類-ESG創新-銀級」,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中)並獲邀發表影響力個案分享。永豐投顧/提供
永豐投顧榮獲2023年TWSIA台灣永續投資獎「個案影響力類-ESG創新-銀級」,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中)並獲邀發表影響力個案分享。永豐投顧/提供

永豐投顧深耕ESG再獲大獎肯定,新推出「PCAF財務碳排計算機」,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辦TWSIA台灣永續投資獎「個案影響力類-ESG創新-銀級」的殊榮;永豐投顧連續三年研發推出台股ESG商品連年獲獎,展現深入ESG研究及運用堅強實力。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各國積極推動淨零碳排政策,具體淨零路徑逐漸成形,台灣已訂定「2050淨零排放目標」,產業正如火如荼規劃減碳策略,永豐投顧於2022年開啟財務碳排專案,以接軌國際標準、廣納台股上市櫃公司為目標,採國際PCAF方法學,完成建置財務碳排計算機,助投資人追蹤持股標的減碳實績,兼顧財務與淨零投資績效。

結合永豐投顧長期財務分析專業,及「SinoPac+企業永續評鑑系統」所累積ESG歷史資料庫,「PCAF財務碳排計算機」涵蓋逾600家已揭露溫室氣體數據的上市櫃企業,從個股到投資組合都可以計算出每投資1元的財務碳排,並可追蹤投資組合中各產業溫室氣體比重分布。

以投資人熟悉最具代表性的ETF 0050為例,根據永豐投顧的PCAF財務碳排計算機計算出2021年其財務碳排為16.2(噸/元),其中以塑膠工業溫室氣體占比20%為最高,其次為鋼鐵業19%。李學詩強調,財務碳排計算器是為投資人量身打造,定期、簡易、快速追蹤,協助將資金引導至減碳有成並兼顧成長的優質企業。

ESG已成為永豐投顧研究核心DNA,領先業界已完成重量級進度,包括2020年推出台灣第一套SASB框架的SinoPac+企業永續評鑑系統,榮獲台灣永續投資獎-投顧組(楷模);2021年推出兼具EPS及ESG永續潛力存股組合,讓小資族可以參與實踐普惠金融,獲「個案影響力類-ESG創新-銀級」;今年新推出「PCAF財務碳排計算機」再獲獎肯定;李學詩說,永豐投顧會在永續研究領域持續精進,持續提供投資人兼顧創新與財務重大性的尖端服務。

ESG 減碳

延伸閱讀

金門酒廠首款ESG概念契作酒 「一穀作契」高粱酒上市

00878明日除息掀認購潮 單周增加2萬人

ETF 20周年/國泰投信瞄準ESG、AI趨勢

兆豐等權重ETF 報到

相關新聞

台股由黑翻紅守住萬七 漲42點收17,171點 觀光族群表現突出

美國零售銷售額數據衰退0.1%,導致美股震盪,進而影響台股今(16)日處於震盪整理格局,尾盤由黑翻紅,收盤指數17,17...

台股早盤漲逾50點持續向上攻 台積電開平盤581元

台股今(16)日開盤指數為16,136.52點,上漲7.74點。台積電(2330)開平盤價581元。

美股勁揚帶動台股早盤漲逾200點 台積電開漲8元

美股周三(1日)收盤勁揚帶動台股今(2)日開盤指數為16,094.26點,上漲55.7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為53...

遺產200萬該還房貸或買高股息ETF「套利」? 專家:投股市可以但建議這樣做

如果選擇提前還房貸,200萬都還掉以後,房貸大約會剩下200多萬元,每個月的還款金額也會減少,壓力不會那麼大,而要是選擇投資...

台股重摔…外資狂砍435億 MSCI調整31日盤後生效

美債買氣不佳,衝擊台北股匯市。台股昨(30)日在外資提款規模擴增至435億元、今年第四大,加上富台期壓低結算下,終場跌2...

韓國年輕世代哀窮、有錢的永遠都是上代人?專家剖析經濟發展:福禍相依

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韓國的經濟發展一直相當快速。雖然沒有出現像「漢江奇蹟」那樣超過10%的GDP成長率,但已經成功地開拓創新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的版圖。 三星、現代、LG這些品牌不只在韓國國內受歡迎,在全球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強。IMF甚至預測2024年韓國人均GDP將上漲到近3萬5千美元,幾乎與日本齊平。 從數字上來看,韓國的經濟奇蹟似乎還在繼續。但在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後,韓國卻有著所有已開發國家中最高的自殺率、最低的幸福指數和最長的工作時數,而這些都是飛速發展帶來的後遺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