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房市爆熱仍有冷宮產品 專家曝冰與火分界點在「坪數」

禁團令後首出席旅展 賴清德:總統職責是穩定台海和平

美國明尼蘇達州傳槍響!至少3死多傷「警察中彈身亡」 槍手遭擊斃

新北15App成效差下架 挨批浪費公帑

新北市致力發展智慧城市,升格以來砸逾4千萬元製作25款App,其中15個App成效不佳、下載數偏低,難逃遭下架命運,民進黨市議員李宇翔質疑市府花大錢開發App卻沒發揮效益,浪費公帑672萬元。研考會回應,App下架後會列入檢討,也加強把關。

陸續遭下架App包括水金九、新北大玩家、阿倫Online、醫療精靈、新北活動報、蜂新北Online、新北GoGoFun、掌上e櫃檯、新北旅客、勞工E指通、新北水漾、新北市GoodJob、新北i環保、新北地政e服務、新北市濱港遊樂地圖。

目前剩新北行動支付、新北居家托育、建管即時通、智慧社區等10款仍提供下載,i Police、新北愛book、新北校園通及我的新北市下載有近50萬人,其他下載人次不算高。

新北市民葉先生指出,市面上各式App多如牛毛,市府開發許多功能相近的App實在沒必要,像是newtaipay新北行動支付回饋內容太少,超商回饋很快被搶光,不如使用自己熟悉的支付工具更順手。住土城的蔡先生說,住家附近常有違規停車,曾使用新北i Police檢舉成功,透過手機定位,拍攝照片上傳即可,不久警方會到場排除,還有案件進度可追蹤。除常用的違規檢舉,還有行動保母、交通路況、防空疏散避難專區,功能齊全。

李宇翔團隊體檢新北市政府推出的各類App,他質疑,疫情期間開發的「新北 icare健康雲」與中央防疫App雷同,根本疊床架屋,顯示規畫缺乏策略,造成浪費。

李還說,今年7月新北行動支付App花費1630萬元建置,3年維護費6千萬元,下載人數目前8萬人,大部分使用者衝著註冊獎勵100元,熱度難以延續。他主張,應在「我的新北市App」擴充功能,將行動支付、借書功能、動健康等項目整合,化繁為簡,從使用者角度出發。

研考會資訊中心回應,府內單位開發App訂有「新北市政府行動應用軟體作業原則」,會擬定推廣計畫、對象、差異性,評估可行才開發,App上架後每半年要有自評表,成效不彰會下架並進行檢討,資訊中心會管考、加強把關App必要性。

議員建議整合App功能,資訊中心表示,考量各廠牌手機性能不同,高階手機可負擔大容量、多功能App,裝在一般手機可能負載過重,不同功能App分開使用,提供有需要的使用者下載。

學者臧意周指出,App要能貼近日常生活,例如公車動態會吸引通勤族使用,檢視遭下架的App功能通常太單一,包括一周天氣預報、局部觀光景點資訊,天氣預報上網就能查,放在App裡沒必要,景點介紹應擴及整個新北市才能吸引使用,建議研發設計App時,要將使用需求放最上位,並落實維運管理。

李宇翔

延伸閱讀

新北中和出水口一男「載浮載沉」明顯死亡 警消趕抵打撈

原民文化會議 新北允諾獨立表列原住民族歲時祭儀預算

北市學生棒球暑期聯賽睽違兩年復辦 增青棒甲組邀新北、桃園勁旅

獨/新北15個App被下架、公帑燒672萬元!民代促整合 市府將加強管考

相關新聞

家有眼鏡蛇!北市社子島再傳放生毒蛇出沒 里長:2天發現3隻

台北市社子島傳出有人放大量的蛇,有熱心民眾在網路提醒,地點還在延平北路八段堤防附近工廠,引發熱議,還有人透露日前有一隻眼...

獨/詐騙新手法?新北龍舟辦14年被盯上 主辦方曝宜蘭也有

端午節將至,新北市將辦第14屆龍舟錦標賽,98隊好手將爭奪245萬元獎金。沒想到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才剛參加祭江點睛儀式,...

寶林食物中毒未採全部檢體 北市衛生局訂標準:必要時得帶走全部食材

寶林食物中毒事件造成4人死亡、2人仍住加護病房,北市曾挨批未採全部檢體,衛生局今專案報告指出,未來食物中毒個案出現死亡、...

柯文哲稱北士科案市府未採納新壽意見 簡舒培秀簡報批說謊

民眾黨主席、北市前市長柯文哲身陷北士科、京華城等案爭議,昨晚自錄12分鐘影片說明北士科來龍去脈,但議會北士科專案調查小組...

板橋黃石市場BOT改建4.6億 年底完工…僅5分之1攤願搬回

新北板橋黃石市場有50多年歷史,近年引進BOT市場改建,民間投入4.6億元,造地下3層、地上9層複合建物,估11月底完工...

東北風挾臭氧等境外汙染物襲台 北市環局晚間示警空品不健康

台北市環保局晚間緊急發布,今因境外汙染物影響,空氣品質於晚間達紅色警示(AQI>150),指標汙染物為臭氧,因此提醒民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