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仁勳宴請供應鏈!這家台菜憑「這項特色」雀屏中選

歷史性判決!川普封口費案 陪審團裁決34項控訴皆有罪

後備軍人未報到…他稱「半年內確診免召」卻無就診紀錄 下場出爐

招不到人 北市40歲以下民防僅13%

中央多元招募年輕民力政策,要求全國警局總動員擴大招募40歲以下民防義警,協助維持地方治安或擔任「民間自衛」。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多元招募年輕民力政策,要求全國警局總動員擴大招募40歲以下民防義警,協助維持地方治安或擔任「民間自衛」。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推動多元招募年輕民防政策,徵求40歲以下年輕人,但北市議員指誘因嚴重不足,不僅配備不合時宜,一人一年平均訓練費僅275元,根本募不到年輕人,以致平均年齡高達55歲,許多人年逾60,40歲以下僅13%;議員另質疑不少人是「掛人頭」,未實際參與運作。北市警局表示,因應原物料上漲,113年民防人員概算已按實際需求編列,適度調整。

警政署統計,全國民防人員平均約52.8歲。議員洪婉臻調閱數據,北市今年上半年民防大隊人員編制3798人,但缺額有418人,平均年齡也偏高,40歲以下僅453人,其餘都超過40歲,幾乎年齡愈高人數愈多,61至65歲有744人,66歲起也有574人。

議員林杏兒是北市民防大隊副大隊長,她說,北市民防招不到人,年齡老化也很嚴重。年初中央下令招募40歲以下人員,她聽說各警分局業績壓力大,都很緊張,「疑似有很多掛人頭」,只能拉親友加入。

警方透露,目前招募以民防中隊老大哥介紹為大宗,如爸爸拉兒子、岳父拉女婿,親友一個拉一個加入,常見職業別是生意人,時間自由彈性,八大行業不適合。

「民防沒有福利,只能靠熱情撐。」林杏兒說,目前常訓經費每人每年僅275元,今年起規定每年常訓2次,經費沒增加,每次剩135元,「大隊辦常訓就只能看影片,坐在那裡看8小時。」且民防任務應配發指揮棒、哨子、布鞋等,但除了反光雨衣,其他都沒有,「2年發1套警察西裝、1年1雙皮鞋,除了檢查好看,根本沒有意義。」

議員洪婉臻也說,應增加更多參加誘因,包括參觀場館優惠半價、定期舉辦文康活動等;議員何孟樺說,北市近10年民防預算僅提高7.4%,若就編列的預算看,每人只分45元,連超商便當都買不起。

「民防人力老化各縣市都一樣。」一名警官說,招募年輕人困難,主因年輕人要工作,參與民防訓練未強制給公假,必須請假,且年輕人會教召,何必加入民防。

警察局長張榮興說,只要是提高民防經費及福利都認同,市警局回應,今年整編新招40歲以下民防161人,成效不錯;也不會有灌人頭問題,因加入民防須保險。

市警局表示,因應原物料上漲,113年民防人員概算已按實際需求編列,服裝費從每套2400元增至3700元,並採個人驗收,避免不合身;裝備費從100元提升為250元,協勤誤餐餐盒費80元增至100元,聯誼文康費180元提升為200元。

今年常訓次數增加、訓練費卻未跟進,市警局說,因預算去年已編好。至於服裝配備遭質疑不合時宜;服裝是中央統一規格,指揮棒、哨子等配備會盡量爭取。

北市 民防 議員

延伸閱讀

二殯接駁車播柯文哲宣傳影片沒下架 議員酸蔣萬安支持柯還侯?

立委爭取協勤有保障 民防怒:中市警局一年多堅不執行

炎亞綸案引發銅鑼燒事件 北巿婦幼隊長今遭拔官

地院宣判林杏兒當選有效 士林法院:事證不足駁回

相關新聞

家有眼鏡蛇!北市社子島再傳放生毒蛇出沒 里長:2天發現3隻

台北市社子島傳出有人放大量的蛇,有熱心民眾在網路提醒,地點還在延平北路八段堤防附近工廠,引發熱議,還有人透露日前有一隻眼...

獨/詐騙新手法?新北龍舟辦14年被盯上 主辦方曝宜蘭也有

端午節將至,新北市將辦第14屆龍舟錦標賽,98隊好手將爭奪245萬元獎金。沒想到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才剛參加祭江點睛儀式,...

寶林食物中毒未採全部檢體 北市衛生局訂標準:必要時得帶走全部食材

寶林食物中毒事件造成4人死亡、2人仍住加護病房,北市曾挨批未採全部檢體,衛生局今專案報告指出,未來食物中毒個案出現死亡、...

柯文哲稱北士科案市府未採納新壽意見 簡舒培秀簡報批說謊

民眾黨主席、北市前市長柯文哲身陷北士科、京華城等案爭議,昨晚自錄12分鐘影片說明北士科來龍去脈,但議會北士科專案調查小組...

板橋黃石市場BOT改建4.6億 年底完工…僅5分之1攤願搬回

新北板橋黃石市場有50多年歷史,近年引進BOT市場改建,民間投入4.6億元,造地下3層、地上9層複合建物,估11月底完工...

東北風挾臭氧等境外汙染物襲台 北市環局晚間示警空品不健康

台北市環保局晚間緊急發布,今因境外汙染物影響,空氣品質於晚間達紅色警示(AQI>150),指標汙染物為臭氧,因此提醒民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