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形象大翻車!網紅「林叨囝仔」涉歧視資源班 10廠商切割拒合作

竟然發生在日本!台人北海道吃活體帝王蟹遭掉包 「1舉動」讓老闆啞口無言終認錯

閃電列車又出現了! 專家:這種對流系統實在不像春雨

與寒冷共存 製冰人的凝冰人生

即便是在冷凍庫中進行切割作業還是得分秒必爭,保持冰塊的完整性。
即便是在冷凍庫中進行切割作業還是得分秒必爭,保持冰塊的完整性。

【文字/江懿文 攝影/王大偉】

「我們這邊的角色像是冰塊的中繼站,大冰塊被送來這裡之後,會先放在冷凍庫進行再乾燥及分切作業,切好、包裝好之後,再送到客戶那邊。」林洲旭穿著厚重保暖的外套,一邊分切冰塊一邊與我們解釋。

林洲旭與冰的緣分可以回推到童年時期,父母是冰塊中盤商,批發各式冰塊成品給客人,不過長大後的林洲旭並沒有馬上投入製冰產業,而是先到美容美甲業闖盪,在十多年前才決定重返製冰市場。

「會做生產也是因為客戶需求啦!」林洲旭打趣的說自己一開始沒有想走生產端,只是因為當中盤商時發現客戶需求時常未能得到改善,例如剉冰店首重安全、衛生,在運送冰塊的過程中也希望能夠保持冰塊完整性等要求,因此決定自己蓋工廠,生產符合客戶需求的冰塊。

層層關卡才能成就透亮冰磚

製作冰塊這件事乍聽之下簡單,一般人在家只要拿個容器、裝滿水、放進冷凍庫,不消一下午,一盒冰塊就完成了。但大型製冰廠的製冰作業可沒有那麼容易,得從原料的源頭開始把關,林洲旭提到目前稍微有點規模的製冰廠大多採用RO逆滲透淨水法來過濾水,有些工廠還會使用紅外線或紫外線消毒殺菌,製冰法也可大致區分為阿摩尼亞製冰法及冷媒製冰法兩種。

與家用自製冰塊不同,製冰廠製作衛生冰塊時,機器內部會將鐵製的模具直立擺放,開始注水後讓水流不斷順著模具流動。因為鐵板溫度很低,所以流動的水會漸漸形成冰塊,等到冰塊凝結成需要的尺寸後,再將模具上的冰塊脫去,整個過程約需一到兩天,林洲旭繼續解釋:「當你拿一個杯子加了八分滿的水直接放在家裡的冷凍庫,結冰後冰塊會是凸的,因為急速冷凍會使得水裡的空氣跟著膨脹、結凍,但專業製冰的話是走慢速低溫路線,八分滿的水就會做出八分滿的冰塊,而且透明乾淨、融化速度較慢。」

帶有黑糖香氣和風味的黑糖冰磚,是林洲旭的得意之作。
帶有黑糖香氣和風味的黑糖冰磚,是林洲旭的得意之作。

而角冰則是將過濾好的水注入上寬下窄的大桶中,桶內會放入一根風管打入空氣,讓水保持流動,水就會從外到內開始結冰;廠內使用阿摩尼亞製冰法,將溫度控制在負10至負15%,一塊110公分高及55公分寬的大型冰塊,重量可達150公斤左右,需花上至少48小時慢速冷凍結冰,「製冰不是像一般人想像中的溫度越低越好,如果低於負15°C的話,冰塊反而容易裂開。」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鄉間小路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鄉間小路粉專》。

※本文由鄉間小路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買飲料去冰「仍給一堆冰塊」 店員解釋惹怒眾人:什麼邏輯?

全國中小學科展熱翻了惹怨 基市府:急調冰塊虛心檢討

秘方曝光!夏日「檸檬汁」加一物更好喝 網友不藏私、比例全都報你知

解熱快2倍!鳳凰城連19天破43度 急診室讓中暑患者躺進裝冰塊屍袋

相關新聞

【鄉間食堂】好吃不過餃子

【鄉間食堂】好吃不過餃子

【餐桌上的產地】吃一顆美味與時共進的臺灣水餃

「人的口味會變,食材也是。」三十多歲接手「克林台包」經營的劉音岑,迄今已十二年,談起這些年大刀闊斧的營運策略,將原本地方老店改造成傳承在地文化的臺南名店,她語氣明快俐落、思路清晰的說:「百年前的天氣、環境跟現代已然不同,食材的味道也已有所變化……緊抓著『以前的味道』不放,不願適度改善、調整,這樣的店其實滿難找到未來。」與時共進,維護傳統滋味文化,更不斷嘗試追求各種現代美味可能,是克林台包逾七十年仍屹立茁壯的原因之一。

【鄉間食堂】追憶逝水餃食——臺灣水餃

各地都有自己的餃食,或許形狀不同,但都稱為水餃。臺灣早期也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水餃,採用地瓜粉做外皮,包覆蝦米、筍丁與肉末;和現代熟知的麵皮水餃形狀相似,但作法不同,我從小到大也都跟隨長輩的叫法,理所當然稱它為「水餃」。曾幾何時,我心中的水餃被改稱為「水晶餃」,儘管十餘年來我極力試圖為「臺灣水餃」正名,但水晶餃之名幾乎已取代自小熟知的水餃。無奈一道臺灣庶民古早味的水餃,正在我眼前逐漸失真,而我卻無力挽回。

【餐桌上的產地】酒肉穿腸過 農婦向前衝 吳佳玲與她的米酒孟婆湯

【餐桌上的產地】酒肉穿腸過,農婦向前衝 吳佳玲與她的米酒孟婆湯

【餐桌上的產地】一甲子的山海歲月 銅礦山的大薑軍

【餐桌上的產地】一甲子的山海歲月 銅礦山的大薑軍

【餐桌上的產地】延續傳統好滋味 黑羽番鴨養成記

【餐桌上的產地】延續傳統好滋味 黑羽番鴨養成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