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科技股疲軟…美股收黑 道瓊大跌330點

馬力斯颱風最快今生成 吳德榮:周末防致災天氣

台積電不再是「一個人的武林」...另一護國群山成形 老謝:股價、市值都在轉大人

謝金河。聯合報系資料照
謝金河。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謝金河】

這些年,台積電迅速崛起,市值拉升至15兆台幣,成為大家朗朗上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拉大與其他公司的差距,於是,又有人稱台積電形成「一個人的武林」。這幾個月,AI帶來的新契機,讓台灣的AI供應鏈股價飆漲不停,這很可能又是另一次產業新革命,台灣的ICT如果在這次AI浪潮中跟著而大起,可能形成另一個護國群山。

1990年代PC,NB崛起,台灣的資通訊產業搶著爭取Dell,HP,Compaq訂單,鴻海挖了廣達團隊,一度讓郭台銘,林百里交惡。那個時候,HP,Dell像大樹一般,台灣的代工廠像小樹苗。後來,聯想挖了宏碁的蘭奇,搖身變成世界最大PC大廠。台灣的資通訊產業一度面臨邊緣化的危機,這次AI帶來的新機會,伺服器幾乎排除中國供應鏈,使得整個產業有如加上渦輪引擎馬達一般,股價,市值都漲到令人不敢想像的地步。

圖/謝金河臉書
圖/謝金河臉書

到今天為止,廣達市值跑到8730億,搖身變成全台第六大企業,台達電排第四,已經到達300億美元,緯創及緯穎創造7600億台幣市值,光寶科技也到3458億,整個ICT產業,就像是林憲銘說的價值被低估,這幾個月,他們像是在衝浪一般,身價翻了好幾番,這是本益比的提升。

圖/謝金河臉書
圖/謝金河臉書

現在台達電,廣達,緯創集團實力已經逐漸逼近Dell及HP,這兩家PC時代的巨人,很可能被台灣的供應鏈超車。在香港上市的聯想,一度把台廠邊緣化,現在聯想集團市值1029億港元,大約只有4000億台幣,跟緯創旗鼓相當。幾年前,台灣的ICT廠幾乎看不到聯想車尾燈,現在已經超車了。

AI帶來的大機會,從黃仁勳的Nvidia,蘇姿丰的AMD,加上不可或缺的台積電,及AI伺服器大產業鏈,台灣尋尋覓覓找了很久的,從一個人武林的護國神山,現在AI供應鏈可能加速催生台灣的護國群山!這又是台灣產業再進化的新代表作!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老一輩有錢人買車偏愛賓士、賓利,年輕人卻更愛保時捷、特斯拉!見多富人他道新富vs.舊富的11差異

廣末涼子結束13年婚姻,坦言考慮很久…「不管理由,寂寞的人就是會寂寞」不倫戀後事業全毀

從27歲空降百人企業高層,到破產收存證信函...他認清職場:總有人會教你長大,但方式不值得感謝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花東三法將在國會開戰 「個案」立法恐創惡例!為何將開啟下波攻防?

國會改革之亂,為未來4年可能持續上演的朝野衝突、群眾抗議,拉開序幕。接下來,藍白陣營共推的「花東三法」,同樣面臨違憲、兩兆錢坑等質疑,是否將引爆下一波戰火?

國會改革法闖三讀還能翻盤?覆議、釋憲、公投誰能擋住!拆解發展走向

成千上萬人民走上街頭,抗議藍白陣營聯手修法擴增立法院權限,審查程序不正義;行政、立法兩權爭端風雨欲來,三讀通過、爭議未解,下一步該怎麼走?

6年前走進張忠謀辦公室 台積電開關鍵戰役!如何挺過地緣政治危機 劉德音獨家告白

他是台積電董事長,兩岸三地最大市值企業的領導人,全球科技產業動見觀瞻的聚光焦點。去年,台積電營收達到2.16兆元,比起2018年他接任董事長時增加逾109%;去年台積電每股獲利來到32元以上,比6年前成長超過138%;而如今台積電22.49兆元的市值,則比6年前成長2.79倍。

從小每天存66元 65歲可能超過1億?專家:陪孩子用ETF養「金雞母」

現代人理財觀念進步,部份家長擔心孩子亂花壓歲錢、採「徵收代管」方式處理,直接幫孩子妥善安排固然有效率,卻也失去理財觀念的機會教育。

看好台積電上千元「以為開玩笑」⋯黃仁勳帶世界!輝達市值暴增 5台廠股價跟著轉

黃仁勳再度來台,整個資本市場又再掀起一陣旋風!去年的這個時候,黃仁勳到台大為應屆畢業生致詞,前一天,他到饒河街逛夜市,手上提著麻花捲,這個畫面瘋傳全台灣,黃仁勳要同學用力奔跑,不要用走的,不要成為被獵食者⋯⋯

台股漲不停 AI狂潮何時停? 股市老手:見「2指標」反轉要開始留意!

利率高低往往牽動個人、產業、國家的經濟活動,英國金融史作家愛德華.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藉由爬梳歷史,發現利率過低經常引發「副作用」,例如:貧富差距加大、房價高漲、不穩定的金融市場等,變成全民要共同承擔的業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