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今永昇太防禦率0.84再寫神紀錄 海盜教頭:打教的噩夢

戰略位置太誘人!中菲南海新衝突在仙賓礁 誰有實控權

520將卸任…游淑慧:蔡英文故意點3把火 要賴清德收拾

北市增30所國中小雙語教育 議員:體育課也要雙語 師資成隱憂

北市教育局宣布,新學年將新增30所國中小實施雙語教育,占台北市公立國中小52%。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市教育局宣布,新學年將新增30所國中小實施雙語教育,占台北市公立國中小52%。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推動公立國中小雙語教育北市教育局宣布,新學年再增加30所國中小實施,總數來到108所,占台北市公立國中小52%,預算也講逐年編列增加,113年度將編列逾2億1000萬元。不過,議員指出,比起增加校數,師資培育部分更加重要,否則恐造成人力不足、品質不一等問題;教育局表示,相關的輔導、培訓都會提早準備,不會讓學校倉促上路。

教育局指出,111學年度已有78所公立國中小實施雙語教育,從112學年度起,再新增30所學校,總計108校,已達台北市公立國中小52%,為了更有效推動雙語教育政策,教育局表示,113年度將編列2億1000萬餘元,包含學校業務費、聘用外籍教學人員、雙語教材與教案研發、現職教師培訓等費用。

教育局表示,各國中小以每周1/3授課節數實施雙語教育為原則,可視學校情況及學生需求,彈性調整各年級的雙語授課節數,但全校1/3總節數不變;或國小低年級與國中7年級1/3節數不變,但於國小中高年級與8-9年級時選擇部分領域與校訂課程實施雙語教育。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說,雙語確實是國際大方向,北市府也積級推動,但師資問題仍需要去解決,目前仍從學校現有老師培訓上課,但有可能出現並非英語專業老師,有些術科英語教學需要專業技能,語言還是要跟課程融入,不是會講英文就好,否則學生只能學到「半桶水」。

李明賢表示,新學年增加30所國中小實施雙語教育,需求會更大,雖然雙語師資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足,這樣恐會本末倒置,且老師若要多兼課還可能排擠到學校量能,因此還是要有通盤計劃,培訓方案仍需改善,否則先前所提的2026、2030全雙語,恐成為「紙上談兵」。

民進黨議員簡舒培也說,前市長柯文哲喊出「2026全國中小全轉型為雙語課程學校」,僅為了比中央快,但仔細看各校課程實施,真的「太開玩笑了」,根本稱不上英語教育,自己小孩就是在雙語學校就讀,課程是由體育老師上,但一周只有兩堂課根本不夠;蔣萬安要實施雙語教育必須拋棄過去柯文哲「重量不重質」做法,校所增加應循序漸進,更重要是要把師資培育做好。

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中小學若要轉型雙語學校,會有一個自評表,包含哪些師資人手、科目內容、未來規畫,必須將資料及規畫整理好,送教育局來做審查,確定沒問題才會同意轉型,不會毫無準備就讓其上路。

陳素慧說,今年新增30所學校,在去年底核定後,到今年9月上路前,持續輔導學校如何教學,包含觀摩已轉型學校上課方式、老師備課等,也會請教授來指導,待真正上路後,教育局也會派一名外師給學校,在備課上給予老師協助。

北市 教育局 雙語教育

延伸閱讀

火龍果變芭樂、蝦仁炒麵只剩蝦 北市營養午餐登錄不實家長憂

新北國小、幼兒園教甄7校今登場 2387人闖進複試

追討逾20年就是不繳!北市欠稅大戶仍是他 土增稅欠3.6億

適應體育微電影暨攝影競賽 屏縣琉球國小抱走兩項特優

相關新聞

國際教育旅行 2~20萬各有人埋單

北市國際教育旅行、移地課程近年相當熱門,推廣更從國高中向下至國小,熱門國家除了有日韓、東南亞,歐美也是出訪選擇,有學校赴...

總統教育獎得主 打工顧病母 想當社工師

2024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出爐,就讀宜蘭羅東高商餐飲科高二學生陳誼臻獲獎,她來自單親家庭,照顧患病的母親也曾獲頒孝行獎;...

我的畢業典禮在夢幻海洋裡! 墾丁國小海底畢典興奮度破表

墾丁是南台灣潛水勝地,在墾丁創店的台灣潛水公司發想將墾丁國小畢業典禮會場移到夢幻海中,讓海洋生物成為典禮神秘嘉賓,昨天連...

學生寫「估計不行」遭師批大陸用語 網兩派論戰:不會這樣用

近年來,不少台灣民眾會在社群平台上看到各種中國大陸的影片,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自覺開始使用大陸用語。一名網友在PTT分享一張照片,只見一位學生在聯絡簿寫下「不換(鞋)『估計』是不行了」,被老師圈起來並強調「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讓原PO非常困惑。

搶人!國小教甄聯招 15縣市撞期

去年國小教甄大開缺,考生重榜情況嚴重,導致部分縣市缺額未補足,更因為多數代理教師已上岸,開學後出現代理教師荒。今年各縣市...

國中小早自習、午休禁考試 教團憂家長寄託補習和私校:規定太細非好事

教育部今天正式發布國中小正常教學督導辦法,明定早自習、午休不能考試,只有國3能辦模擬考。教育團體支持政府照顧學權,但也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