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喝酒臉紅是「基因缺陷」易致癌 近5成台灣人不宜飲酒

摺疊iPhone不遠了?蘋果取得最新專利 螢幕不僅向內還能向外摺

黑幫設局敲詐富二代千萬!拘禁逼拍不雅片討錢 還假扮警栽贓

傳統銀行壓力倍增!蘋果跨域數位金融9年 最強殺招砍到誰?

文/洪綾襄

手機龍頭蘋果近來推出的亮點都與金融相關,包括先買後付、商用感應支付平台,內部已啟動「突破專案」,要將自己變成一家成熟的支付和金融服務公司。

根據《財訊》報導,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曾有名言:「能當海盜,何必加入海軍?」4月17日,蘋果電腦宣布,即日起將與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為美國的Apple Card用戶提供每年4.15%的高利儲蓄帳戶,綁定消費,不但可以增加Daily Cash獎勵,而且免手續費、沒有最低門檻。不僅展示了蘋果從科技數位領域實現去金融中介化的企圖心,也讓面臨存款外流壓力的傳統銀行壓力倍增。

過去1年,儘管美國聯準會將基準利率一舉拉到4.83%,但是銀行的儲蓄利率並沒有跟上。至今美國儲蓄帳戶的平均年化收益率(APY)仍停留在0.35%;加上3月中小型銀行連環爆,存戶對銀行失去信心,存款蜂擁轉進貨幣市場基金。3月中旬,銀行存款從18兆美元,驟降至17兆美元,而貨幣市場基金則在1個月內暴增了約1兆美元,逼近5.5兆美元。

搶用戶! 利率高出全美10倍

《財訊》報導指出,蘋果此刻推出高利帳戶就極具吸引力,因為其利率不但比全國利率水準高出10倍以上,更優於主流金融機構。輿論認為,這可能是蘋果從Apple Pay切入金融來,最突破性的服務。

事實上,蘋果亟思突破早已不是祕密。去年《彭博》便報導,蘋果內部正推動「突破專案」(Project Breakout),目標為強化自己的支付處理、風險管理、詐騙防制和信用承銷能力,以降低對外部發卡機構、收單銀行與其他第3方等金融中介機構的倚賴,進而將自己變成一家成熟的支付和金融服務公司。

根據蘋果年報,包含廣告、支付、數位內容訂閱的服務類營收,連年雙位數成長。《彭博》指出,當iPhone、iPad和MacBook等硬體銷售,與從收費性應用程式中抽成等兩大收入的成長性都進入高原期,Apple Pay、Wallet等服務將是新機會。

不過,《財訊》分析,在高利帳戶推出之前,突破專案的成果並沒有字面上那麼具爆發性。事實上,從2014年以來,蘋果併購多家新創,也與金融機構頻繁合作,也僅是在手機錢包中逐步建構無現金支付、票卡收納等功能。但無論如何,蘋果默默累積了不少經營金融業所需的專業與數據,並已將目光從消費者個人體驗,轉向規模更大的商業解決方案。

4月20日,蘋果宣布,商用收付服務「iPhone卡緊收」(Tap to Pay on iPhone)在台灣登場。該服務去年2月在美國首發,台灣則是首個海外市場,而中國信託和Tap Pay為首批提供「iPhone卡緊收」業者。 …(本文截自財訊684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便宜未必好賣 智慧手機第1季在大陸出貨量全面下降

林恩平報壞消息!大立光毛利率跌破五成 iPhone 15救得了它?

缺水致梨山梨、蘋果著花率差 5月1日前開放現金救助

蘋果進軍車市還缺什麼?巴隆:只差買下這家公司

相關新聞

踩紅線!三立張榮華、萬海陳致遠買中嘉涉5大爭議 NCC竟不知股東大風吹

中嘉是台灣第2大有線電視系統商,4年多前,郭冠群打敗眾多出價者買下中嘉,同時喊出「10年不退場」的承諾,如今卻傳出上層股權易手,又引爆多項爭議。

「Linbay好油」翻車易查 假訊息藏鏡人難追...拆解中共對台認知作戰產業鏈

認知作戰在台灣已形成一條產業鏈,由中共出資指揮,台灣的親中企業、公關公司與網軍負責執行;過去已有很多案例製造台灣社會的對立與矛盾,未來仍會有層出不窮的事件再上演。

為台灣國際地位打拚35年!獲「大綬景星勳章」 荷蘭人昆布勞:台灣人別再拍勢了

荷蘭人昆布勞,人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全職工作,就是任職於台灣人公共事務會;他把長達35年的歲月精華,都奉獻在台灣前途的遊說工作上。

跟時間賽跑的AI實踐家!中華電總座率主管考證照 組團隊挑戰新科技

林昭陽在中華電信任職長達36年,從研究員到總經理,深感資通訊進展神速,因此中華電信將加速建立自己的算力,打造自己的生成式AI。

囤房稅苦了誰?虛坪改革可打房?購屋族注意!新制上路改寫房市規則

健全房市政策陸續登場,從限貸、《平均地權條例》陸續上路,嚴格控管預售屋,再到囤房稅2.0、虛坪改革,若全部上路,台灣房市結構將有重大改變,買房不得不慎。

比亞迪台廠供應鏈有遠慮!陸拉高汽車零件自製率 相關族群能繼續沾光?

中國正積極提高電動車的電子零件自產比率,半導體與汽車零配件製造能力也日益茁壯中,面對新的趨勢變化,相關台廠供應鏈必須認真面對近憂遠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