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重啟「薪傳」 首演遇台美斷交「一起渡黑水溝」

林懷民宣布雲門五十周年將重現「薪傳」。由林懷民親自排練此作、朱宗慶打擊樂團現場擊演,並由千禧世代舞者昂然演出,象徵世代的傳承。圖/雲門提供 主視覺攝影/劉振祥
林懷民宣布雲門五十周年將重現「薪傳」。由林懷民親自排練此作、朱宗慶打擊樂團現場擊演,並由千禧世代舞者昂然演出,象徵世代的傳承。圖/雲門提供 主視覺攝影/劉振祥

1978年12月16日,台灣首齣講述台灣歷史的劇場作品—林懷民雲門舞集代表作「薪傳」於嘉義體育館首演,意外遇上美國宣布將與台灣斷交,體育館內六千觀眾激動沸騰。在人心擾動不安的時刻,「薪傳」以先人「柴船渡烏水、唐山過台灣」的奮鬥故事,撫慰激勵了觀眾。44年後的今天,林懷民宣布雲門50周年將重現「薪傳」。由林懷民親自排練這齣台灣人集體記憶中最重要的舞作、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演,並由千禧世代舞者昂然演出,明年4月展開全台巡演。

「31歲的作品,45年後還要面對它。那是一件幸福的事。」林懷民回憶「薪傳」首演當晚,朋友問「斷交了還要演?」但嘉義體育館擠進六千人,「台上台下尖叫歡呼、鼻涕眼淚交錯,大家一起跟著舞者渡過黑水溝。」

「薪傳」首演還是白色恐怖的年代。林懷民說,前一年剛發生中壢事件,他原本擔心以台灣為主題的舞作「有宣揚台獨嫌疑」,因此臨時決定先在故鄉嘉義演出。沒想到首演當天美國宣布中美斷交,「薪傳」的歷史底蘊成為正面教材,中央日報報導「薪傳」呈現同舟共濟的精神。

「薪傳」只花了40天就編出。林懷民回憶,當時他在紐約非常想家,想做家族的故事。林懷民是嘉義新港人。1624年,漳泉人士在北港溪畔建立了笨港十寨,「這是漢人在台灣落地生根的開始」。嘉慶年間,一場水災摧毀笨港,居民遷移到今天的新港與北港。林懷民童年聽過長輩提起祖先開發嘉南平原的故事。在紐約的小公寓裡,他開始構思祖先渡海來台屯墾的舞蹈,「這是台灣第一個以台灣歷史為主題的舞台作品」。

「薪傳」還留下台灣重要的聲音—陳達的「思想起」。林懷民在學者邱坤良的介紹下,坐火車去屏東找民謠歌手陳達,聽他拿著月琴邊彈邊唱台灣歷史,「就像一部電影」。一唱三、四個小時,忽然間,像剎車一樣,陳達唱出「台灣後來好所在」,「當時我們真是震驚。」林懷民說,「薪傳」每次演出,「陳達聲音一起出來,大家就會開始哭」,因為他的聲音有台灣人的滄桑。

此外「耕種與豐收」的合唱中有音樂大師李泰祥的聲音,而譜寫「渡海」和「節慶」的陳揚上個月才病逝。林懷民說,再累也要把「薪傳」做得比以前好,才對得起當年合作的藝術家。

「『薪傳』是雲門真正的起手式,讓我和雲門都找到了位置。」林懷民認為,「薪傳」是關於奮鬥、勇敢與堅忍,是關於「台灣人的精神」。開演前舞者為了找到先民身體的感覺、到新店溪搬石頭讓身體勞動。這個「蹲下來的姿勢」成為雲門後來發展的語言,如氣功和內家拳。雲門舞集助理藝術總監李靜君則形容「薪傳」是一齣「跳一次死一次」的舞,但只要跳過了,「人就不一樣了。」

新版「薪傳」由千禧世代舞者演出。兩代舞者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林懷民表示,男舞者身高差了快七公分,八成的衣服都得重作。這一代舞者沒有時代的陰影和經濟的困難,如何表達苦難?「我不認為宣揚苦難是『薪傳』的使命」,他表示,「這是一個進化版的薪傳,是自信的年輕人向他們的祖先致敬 。」

過去三年遇到疫情。林懷民感慨,這一代的年輕人失落整整三年的青春,「人生最好的黃金年代消失了」。他希望「薪傳」可以讓這一代的年輕人,「感受七十年代青春火焰的微溫。」

●2023年4月21日到6月10日,「薪傳」於台北、台中、高雄、苗栗、嘉義、台東等六城演出,演出詳情與購票優惠請上雲門官網及OPENTIX查詢;官網:

https://www.cloudgate.org.tw/cg/dance_production/Legacy

新版「薪傳」由千禧世代舞者詮釋,林懷民認為「這是一個進化版的薪傳,是自信的年輕人 向他們的祖先致敬 。」圖/雲門提供 攝影/劉振祥
新版「薪傳」由千禧世代舞者詮釋,林懷民認為「這是一個進化版的薪傳,是自信的年輕人 向他們的祖先致敬 。」圖/雲門提供 攝影/劉振祥
林懷民宣布雲門五十周年將重現「薪傳」。由林懷民親自排練此作、朱宗慶打擊樂團現場擊演。攝影/李佳曄 圖/雲門提供
林懷民宣布雲門五十周年將重現「薪傳」。由林懷民親自排練此作、朱宗慶打擊樂團現場擊演。攝影/李佳曄 圖/雲門提供
林懷民宣布雲門五十周年將重現「薪傳」。由林懷民親自排練、朱宗慶打擊樂團現場擊演。記者陳宛茜/攝影
林懷民宣布雲門五十周年將重現「薪傳」。由林懷民親自排練、朱宗慶打擊樂團現場擊演。記者陳宛茜/攝影

台灣人 嘉義 林懷民 雲門舞集

延伸閱讀

44年前「薪傳」首演 林懷民:雲門的起手式

綠營接力助選車隊掃街 呼籲市民用選票改變嘉義

嘉義議員「田慎節」高票勝選 網紅小商人守約將送5百份雞排

李俊俋再談三心二箭政見 鄭文燦籲選民要翻轉嘉義才會不一樣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教長:118課綱不存在 不應為修而修

面對人工智慧(AI)浪潮,教育部日前宣告啟動下一波課綱研修前置作業,要將數位學習與人工智慧應用納入課綱,外界因此關注一一...

準公補助機制業者炸鍋 教育部揚言「要簽不簽隨便」

準公共幼兒園第三期預計本月底就要簽約完畢,不過,現在卻爆出眾多準公共幼兒園不滿教育部本次所提的調費級距與調薪補助方式,甚...

拚雙語國家 教長鄭英耀:需要30年

新任教育部長鄭英耀昨天首度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立委關注賴清德總統一手推動的二○三○雙語政策,以及賴總統擔任行政...

2030年能達成雙語國家目標?教長鄭英耀:需要30年

雙語政策在教學現場爭議不斷,教育部長鄭英耀今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初登板,就被問到2030年是否能達到雙語國家的目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