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伊斯/史特安德書店

史特安德書店。圖/Noveala
史特安德書店。圖/Noveala

戴著眼鏡、長相斯文的收銀員總是微微笑著

南孟買市中心一條綠意盎然小街上的史特安德書店(The Strand Book Stall)可能不到十坪大,進門後四面牆從地板到天花板都是書,地板上也是到處成堆的書,不知是等著分類還是因為書架上放不下了。

我覺得是後者,因為在我看來這書店裡的書根本沒有分類可言,肯定是看似認識英文字母的店員隨手往任何有空間的架子上一放。這些穿著西式襯衫的店員在小小的書店裡有好幾個,或坐或站分布在各個角落,多半是怕有人拿了書就跑,我想。

靠大門處有張小書桌,桌上也是堆滿了書,戴著眼鏡、長相斯文的收銀員總是微微笑著,拿著一個小計算機,在只剩三本書大小的桌面空間,替顧客結帳埋單。然後一個看來像是沒上過學,穿著傳統白色衣褲的中年人默默拿個塑膠袋把書裝好,提著袋子走在顧客前面去打開大門,把袋子交給顧客後微微哈腰送行,再走回小書桌旁站著。

漸漸地,和印度許多事情一樣,在這個看似雜亂無章的書店裡,我找出了一點邏輯。書店右手邊盡頭的角落是印度作家的書,前方則是旅遊書;左手邊是經典西方作家,例如莎士比亞、詹姆斯·喬伊斯,中間進門處是些當代暢銷的硬皮書,後方則是工具書。上了狹窄的樓梯,二樓堆滿了藝術、攝影、食譜,還有兒童書。

這些書在他們各自的範圍內究竟如何分類上架,我至今還沒理出頭緒,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肯定不是按照字母排列的。

此時的我初到孟買,對一切事物充滿熱情

搬到孟買前我從未讀過任何印度作家的書,到了之後經朋友介紹讀了帕西族作家米斯崔(Rohinton Mistry)的《微妙的平衡》。才讀到一半,我中邪似地馬上到史特安德書店,站在書店右手邊最盡頭的角落,把架上所有米斯崔的書全搬到小書桌上。

管帳的店員--不久之後成為朋友的史諾伊先生--抬眼從眼鏡上方看著我,帶著讚許的眼光微微笑著:「太太,您喜歡米斯崔?」

那是個安靜的下午,書店裡沒什麼顧客,由於雨季即將結束,不再是嘩啦啦整天的傾盆大雨。經過幾個月的大雨清洗,空氣中少了垃圾的腐臭味,太陽甚至露了臉,午後的陽光從窗外樹葉間爭先恐後進了書店,洋洋灑灑落腳在史諾伊先生擺滿了書的書桌上,不知怎麼地讓人覺得信心十足。

此時的我初到孟買,對一切事物充滿熱情,立刻把我讀了一半的書,在史諾伊先生面前做了心得報告,外加班門弄斧地說出對孟買下層社會生活的看法。史諾伊先生一邊聽一邊搖頭晃腦,很欣慰地說:「很好,太太,非常好。」

《微妙的平衡》一書主人翁是一個住在孟買窮困的帕西族女人和她的三個房客,包括了從鄉下來的大學生和屬於賤民階層的裁縫叔姪兩人。故事就在這四人之間打轉,生動而真實地描述在這個有兩千萬人的城市裡討生活的窘境。我絕非多愁善感之輩,但在讀這本書時,我幾度放下書,深呼吸幾口之後才能再繼續。

史諾伊先生在他看來幾乎要壞了的計算機上算好了總數:「太太,米斯崔還有幾本書我們現在沒有,您有興趣的話,過一陣子再來,我們會把所有米斯崔的書給您找來。」

一個星期後再到史特安德書店,史諾伊先生很熱情地招呼我:「太太,真高興再度見到您,您上回沒買到的米斯崔的書全來了,看看吧。」就這樣,我成為史特安德書店的常客,各個角落的店員見到我總是微笑,然後讓出他們的板凳:「太太,坐著慢慢看。」

這就是孟買的魔力了,這樣一件事可以把之前令我髮指、血壓升高的好幾百件事一筆勾銷。

史特安德書店裡的書各式各樣,史諾伊先生在店裡沒什麼顧客時會離開他算帳的小書桌,站在我身邊跟我介紹他喜歡、認為有價值的書。一次他從成堆的書裡拿出一本關於印度電影歷史的精裝書:「太太,這本書已經絕版了,昨天我們剛拿到十來本,好書。」於是,我一口氣買了五本,送人自用兩相宜!

●摘自玉山社出版《孟買春秋:史密斯夫婦樂活印度》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印度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蘇冠昇/網球王與后

游秀杏/睦鄰

陳祖安/運動是很自然的事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