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骨鬆悄悄上身而不自知? 先觀察有沒有這四個症狀

高危險群應定期就醫檢測骨密度,採用正確生活飲食與藥物治療最多可降低50%的骨骼發生風險。記者陳婕翎/攝影
高危險群應定期就醫檢測骨密度,採用正確生活飲食與藥物治療最多可降低50%的骨骼發生風險。記者陳婕翎/攝影

一名60多歲的奶奶,過50歲停經後,背部漸漸彎曲駝背、無法仰睡,甚至翻身時都會被痛醒,但她都認為只是普通的老化導致腰痠背痛,忽視身體的警訊,直到有一天走路走到一半卻沒來由跌坐在地,就再也起不了身,送醫檢查發現,竟然是走路走到髖部骨折,才會跌倒。

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說,國內50歲以上女性3人中就有1人、男性5人中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因症狀不明顯,許多人都是在骨折後才驚覺骨鬆已找上門。年過半百的長者、長期服用類固存藥物、切除卵巢或在45歲前更年期提早報到的女性,都是骨鬆高風險族群,出現「駝背」、「無法仰睡」、「身高變矮」、「向前彎腰會感到疼痛」,這些都是骨鬆警訊。

據健保署資料,國內每年近2萬人髖部骨折,發生率是全亞洲第一,大多數是因骨質疏鬆症導致。林高田表示,一般認為跌倒導致骨折,但其實有1成骨鬆患者是骨頭先被掏空, 一個簡單外力使其髖部骨折才倒地。不論跌倒、骨折先後順序,一旦髖部骨折,8成患者會失能,長期臥床併發泌尿系統或肺部感染,2成患者一年內就死亡。

但依骨質疏鬆症學會調查,國內近8成骨鬆高風險族群在骨折發生前,從未進行預防及骨密度檢測。林高田提醒,高危險群應定期就醫檢測骨密度,若經醫師評估屬於骨折高風險,建議積極接受治療與並期追蹤,採用正確生活飲食與藥物治療最多可降低50%的骨骼發生風險。

除定期檢測骨密度,預防骨折,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則強調,應從年輕開始「存骨本」,日常均衡飲食,多食用鮮奶、優格、起司等乳製品取得鈣質,多曬太陽也能活化身體維生素D、強化鈣質吸收;另負重運動可強健肌肉、增加骨質密度,改善平衡感,可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

髖部骨折 骨質疏鬆症 骨質密度 失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