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效應/斜槓浪潮 重組職場拼圖
不只在一間公司就業,終身職涯非限定在一種職業上,挑戰「穩定」的傳統價值,新斜槓狂潮已然駕臨。
連鎖店最大的難點即是每一家店都必須有人,且須填滿營業時間,所以系統性缺工的狀況一旦出現,墨菲定律(Murphy's Law)已經揭示三種可能的走向:
一是會出錯的事情,一定會發生;二為會出錯的事情,一定會在最糟糕的時機發生;三則是如果放任不管,只會把事情愈搞愈糟。
人資部門與其蹉跎於全職人才難尋,不如換個模式,重組工作拼圖,迎合年輕世代的多職、斜槓需求,滿足兩種斜槓人生。
以往斜槓多與零工經濟劃上等號,以賣時間求取效益最大化,列個簡單的算式來探討,2025年按人事總局所公布的行事曆,年度總工時為1,992小時,以月薪和時薪計算如下:
一、月薪制:法定基本工資為28,590元x12月=343,080元。
二、時薪制:最低時薪190元x1,992小時=378,480元。
兩相比較之下,發現賣時間的「經濟效益」也不錯,而且所負責任相對較低。
加上許多商業服務業都祭出時薪制同仁亦可分紅、領年終,以吸引部分工時工作者,若本來就不想升任管理職,全職和兼職的差距正在縮小,更何況拒絕升遷者也不在少數。
新斜槓不以創造零工經濟為主,而是從第二專長入手,滿足年輕世代多專業、多職場、多身分、多場景的四多工作需求。
例如零售業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能,如彩妝、品酒、健康養生等,以顧問方式提供顧客諮詢,進階以社群和AI工具,分群深入經營顧客行為,增加購買頻率。
再如餐飲業打破前後場建制,讓前場同仁掌握食材選購,甚或是後場技能,而後場同仁也能學習消費心理學,或是培養顧客經營的能力。進階版則鼓勵內部創業,布局多品牌經營。
時間、知識和工作都碎片化後,重組新職場風貌,除了以薪獎驅動之外,同仁職涯發展藍圖視野格局的打開,必須與時俱進,回歸投資同仁專業能力,突破斜槓、零工的短期框架,從全年齡段視角,將人力資源上升為策略層級,有效突破缺工現況,重組現代職場的工作拼圖。
全職與兼職都是人力資源的一環,彼此之間緊密協作,實踐企業價值創造的競爭力,才是人力資源布局的重要關鍵。未來的發展不能再以表面探究,必須深入現實,發掘更多人資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