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恐龍AR生態園區試營運 三角龍、伶盜龍到暴龍現身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延續去年在基隆港東岸麗都蝶客花園「與鯨鯊共游」AR活動的成功經驗,與國際級3D製作團隊合作,在潮境公園的自然美景,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

基隆恐龍生態園區9月28日正式營運,試營運期會會有不同的體驗內容陸續曝光,期間到園區臨時服務中心報到即可免費獲得AR體驗券,可搶先體驗充滿驚喜與奇幻的恐龍世界,完成體驗後還可以兌換園區提供的限量恐龍好禮。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表示,去年麗都蝶客花園「與鯨鯊共游」AR活動受到民眾歡迎,潮境的全新AR生態園區,則帶領遊客穿越億萬年時光,與史前恐龍親密接觸,透過AR可以看到栩栩如生恐龍穿梭園區。

產業發展處副處長蔡馥嚀說,結合現場自然地景與增強現實技術AR,從大家熟知的三角龍、伶盜龍到暴龍等,都可以透過螢幕躍然於眼前。以打造國際級觀光景點為目標,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發現基隆海岸的獨特魅力點,加深基隆在國際科技旅遊領域中的影響力。

相關活動資訊陸續在基隆恐龍AR生態園區官網(https://keelungdino.com/)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dino/)公布。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市政府在潮境公園打造全新AR生態園區,可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希望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今天起試營運。圖/產發處提供

基隆港 恐龍 生態園區
⭐️【心理測驗】選旅行風格測你會遇到什麼戀愛難題

延伸閱讀

藍要林右昌辭秘書長 前發言人:蔣萬安、侯友宜比照嗎

韓職/這球有意識滾上牆?NC恐龍洋砲超神奇二壘打

開學日迎新花招多 恐龍超人哈利波特校門口歡迎上學

基隆毒駕還欠房地稅共83萬 被查出建物交易有錢不理遭管收

相關新聞

影/「第一鮪」由宜蘭奪下 蘇澳籍漁船捕獲216公斤母黑鮪

進入黑鮪魚季,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傳出捷報!蘇澳籍漁船全昌隆681號捕獲一尾活體母黑鮪,今天凌晨在鞭炮祝賀聲中返抵漁港,上午...

403地震周年 太魯閣上半年逐步開放天祥、大清水遊憩區

403地震發生滿周年,太魯閣國家公園不僅遭重創,加上去年颱風侵襲,是開園38年來最嚴重的災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

403花蓮地震周年/直擊太魯閣傷痕 國家公園復原迎賓再等7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年多達400萬名遊客造訪,堪稱台灣觀光門面,去年403地震是開園以來最嚴重的災害,導致遊客崩跌剩不到一半...

基隆恐龍AR園區拍婚紗要6千 民批「盤子」海科館協調業者:將不收費

民眾今在網路爆料指到基隆潮境公園拍婚紗照卻要收6千元場地費,質疑「被坑殺」,引發爭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民眾所指應...

花東快重新評估但金額嚇人被退回 民代首長盼:解決救護需求

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於2020年重啟,卻因造價金額高達3614億元,上月遭交通部退回。花蓮縣長徐榛蔚昨喊話中央「補完環...

宜蘭高鐵興建經費衝4000億 創下宜蘭有史以來最大工程

高鐵延伸宜蘭工程興建經費1880億元,但這是3年前數字,全案目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若通過環評進入綜合規劃,會再次計算工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