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歪風再起?大陸中小學瘋「養臭水」塞異物等爆炸 專家示警:恐致病

東京迪士尼突停電!多個遊樂設施停擺「緊急疏散遊客」 原因尚在調查中

影/黃仁勳今晚台大演講 百名國內外媒體等候、民眾冒雨排隊

一表看買房會多苦 8成薪水要繳房貸、雙北更慘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與七大都會區近五年來房貸與薪資的占比變化,台南市從59%衝上75%,增長最多。圖/永慶房屋提供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與七大都會區近五年來房貸與薪資的占比變化,台南市從59%衝上75%,增長最多。圖/永慶房屋提供

房價快速攀升,民眾購屋負擔跟著快速加重。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資料與勞動部資訊,觀察近五年來房貸負擔與薪資的占比,發現2023年全台房貸負擔占比已突破八成。台北市房貸負擔占比竟達薪資的1.47倍,為七都之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2020和2021年在低利及資金浪潮等多重力道支撐下,全台房市買氣大噴發,房價漲勢勁揚。2022年初,為控制通膨,各國實施貨幣緊縮政策,台灣跟著升息,使須繳的房貸金額隨之增加。

她表示,在全台房價迅速飆漲下,受薪族想要以「薪水存頭期款、繳房貸」,變得越來越困難。

以2023年全台平均住宅總價1245萬元、貸款八成、30年期本息平均攤還的條件下,截至最新公布的113年2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利率2.077%來計算,每個月須繳37,199元的房貸,已占平均提繳工資的83%左右。

若有適用於新青安的購屋族群,儘管貸款年限調長至40年期,優惠的3年內每月仍須繳28,996元,往後每月須繳30,462元,房貸占比也逼近七成。

陳金萍表示,若只能貸款30年,這也意味著高達八成以上收入都要拿去繳房貸,對於受薪族來說,是非常大的經濟負擔,且勢必嚴重壓縮其他生活支出,且未來央行若還有升息打算或短期內無降息可能,房貸負擔壓力不容小覷。

進一步觀察六都和新竹縣市狀況,陳金萍指出,台北市因房屋平均總價高,儘管五年來平均提繳工資已增加13%,但是每月須繳房貸為76,251元,遠大於平均提繳工資的52,044元,房貸負擔占比高達147%,對於受薪族來說,有著非常大的經濟壓力,想要單靠薪資擁有北市門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新北市平均總價1421萬元,每月須繳42,458元,而平均薪資僅41,700元,等於薪資全部繳房貸還不夠。

台南市短短5年間房貸負擔占比就增加16個百分點,增幅則是七都之冠。陳金萍表示,近年台南受惠於科技園區、公共設施及重大建設等利多,吸引大批買盤湧入,房價大幅飆漲,五年間平均購屋總價大增237萬元,漲幅達32.5%。

然而對於薪資原先就低於全台平均,且成長幅度不高的本地受薪族群來說,購屋壓力迅速暴增,陷入無力買房的困境,因此成為七都裡這五年間房貸負擔占比增加最多的都會區。

新竹縣房貸負擔占比5年來增加14個百分點至82%,為七都第二。

陳金萍分析,新竹縣受惠於科學園區效應,再加上當地腹地有限、供給較少等因素,在剛性需求買盤強勁下,房價漲勢兇猛,5年來漲幅達31.4%。儘管新竹縣工資因科技產業蓬勃,大幅推升縣市整體的薪資水準,但是高薪資依舊是跟不上當地房價飆漲速度,房貸負擔占比增幅顯著。

近五年全台與七都房貸負擔與平均薪資占比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近五年全台與七都房貸負擔與平均薪資占比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房貸 薪資

延伸閱讀

建築融資增幅 六年半低點

機構房貸抵押債 擁三高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房屋轉增貸…領多少繳多少! 醫師分享實際經驗:也稱理財型房貸

相關新聞

七都5年房價漲幅驚人!台南預售屋漲近9成居冠 專家觀察:不少人為買而買

今天這集來聊聊5年內七都房價漲幅。

東元改選公司派差一席全壘打 利明献任新董座呼聲高

電機大廠東元今天全面改選11席董事,選舉結果出爐,泛公司派所提名的11席董事候選人,僅1席落馬,而金融界兩大咖--台灣金...

台灣有錢人遠比想像中多!沅星航空成立 力推「私人飛機轉運中心」

首架飛機順利從美國堪薩斯州抵達台灣後,沅星航空已取得民航局的適航證書,預計不久後將正式營運,鎖定私人商務包機、飛機託管兩大市場...

董、總疑「自肥」領高額獎金?陽明海運3點聲明:對外攬才受限

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總經理杜書勤疑似「自肥」支領高額特別貢獻獎金,陽明今天發聲明表示,陽明董總因受公股股權管理機構的薪...

汐止17年社區單價飆72萬 專家揭房價狂漲「3原因」

實價揭露,汐止「捷運喜來登一期」今年3月成交一筆小宅,坪數僅約12坪,總價870萬,換算每坪達72.2萬,創汐止房價新高...

好方便還是惡鄰居?自助洗衣店5年翻一倍、這縣市最多

新建案坪數愈來愈小,不少消費者愈來愈依賴自助洗衣店,也讓該店數量顯著增長。住商機構彙整財政部統計,全台2023年共28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