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136線離奇車禍! 少年借車自騎摔山溝送醫不治

糗!拜登發言抨擊川普卻又口誤 竟稱金正恩是「南韓總統」

木柵車禍!男開車精神不濟撞停上等機車…騎士翻轉半空落地慘死

前10月實質總薪資負成長7年同期首見 主計總處揭原因

今年前10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新台幣4萬1370元,年增0.06%;實質總薪資為5萬3960元,年減0.87%,為7年來首見負成長。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今年前10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新台幣4萬1370元,年增0.06%;實質總薪資為5萬3960元,年減0.87%,為7年來首見負成長。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10月受僱員工人數及薪資,1-10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441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49%,但總薪資年增1.53%,則創近三年最低增幅。另剔除物價因素後,1-10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370元,年增0.06%,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為5萬3960元,負成長0.87%,實質總薪資為近七年同期首見負成長。

對於前10月總薪資增幅創近三年新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總薪資是經常性薪資加上獎金發放,因為2021年出口暢旺,帶動2021、2022年年終獎金發放金額較高,今年則因去年開始景氣影響,今年1月的年終獎金發放金額減少,因此前10月總薪資增幅也受影響。

受出口不振衝擊,1-10月全體受僱員工人數雖較去年同期增加1萬人,但製造業受僱人數年減2.7萬人,可見廠商面對景氣反轉,縮減人力聘僱,甚至裁員。

主計總處調查顯示,10月全體受僱員工(含本國籍、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564 元,月增0.13%,年增2.31%;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5579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1143元,年增 1.35%;其中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時薪200元,月增0.50%,年增1.01%。

總計1-10月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5441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49%,總薪資5萬3960元,年增1.53%;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06%,實質總薪資年減0.87%。

觀察各行業經常性薪資消長,則與景氣狀況成正比,例如內需相關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不動產業因10月業績較佳,月增1.54%、1.52%較高,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也呈現成長。但總薪資部分,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受部分廠商上月發放秋節獎金、績效獎金及員工酬勞影響,月減18.54%較高,金融及保險業、不動產業也分別減少13.28%、11.86%。

出口衰退連帶影響製造業就業人數,1至10月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817.5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1萬人,但工業部門減少0.63%,服務業部門則增0.67%。就行業別觀察,住宿及餐飲業年增1.3萬人,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增加7千人,製造業則大減2.7萬人。

薪資 製造業

延伸閱讀

前10月實質總薪資年減0.87% 近7年首見負成長

超商狼店長猥褻女建教生還用手銬銬人 他掏百萬和解仍判10月

台中前10月交通裁罰27億 車停騎樓一週收3罰單

智冠10月每股純益0.44元 迎廣0.4元

相關新聞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賴清德出席工總理監事交接 理事長潘俊榮首提:建議政府考慮核能

工業總會今舉行理監事交接,準總統賴清德也應邀出席,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總與政府應該一起為企業界、產業界解決問題,而目...

放寬萊劑交換? 我爭取鳳梨、芒果輸美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昨落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因鳳梨、芒果出口受大陸經濟脅迫,須打開...

勞動部調查:2023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 比前年多2.9%

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去年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平均數為3.5萬元,年增2.9%,其中大學畢業者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