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舞台劇「家有囍事」11/24開演 首演導演王偉忠將親臨屏東勝利星村

組圖/琅琅悅讀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組圖/琅琅悅讀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家有囍事–王村長嫁女兒」為全新製作首次展演,將有別於傳統劇場的風貌,運用「勝利星村遺構公園」更完整呈現眷村劇情,打破演員與民眾的距離,開啟全新觀劇感受,更有知名演員湯志偉、宋少卿、范瑞君等共同演出。戶外公演將在11月24、25日於勝利星村遺構公園空翔區,熱鬧登台!

在臺灣,有原住民、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甚至現在的新住民陸續落腳在這塊土地,因為語言、習俗、生活信仰的不同、經濟資源的競爭等,各個族群都在不同時期不斷地在衝突與對立中融合適應。而眷村文化更能彰顯臺灣族群融合的歷程,眷村是政府為安定軍心、照顧眷屬所建造的群居聚落,具有特殊的時空背景及建築形式,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緊密依附的情感。

1927年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進駐屏東,合併先前的警察飛行班,1936年再擴編為第三飛行團,為了安置軍方人員,在附近興建大批官舍,戰後做為國軍眷村接收並再增建,自此讓屏東市區充滿了濃厚的眷村文化風情。在文化部與屏東縣政府的共同合作下,文化部以「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屏東飛行故事再造歷史場域計畫」進行經費挹注,屏東縣政府陸續完成修復屏東勝利、崇仁(成功區)、崇仁(通海區)眷村的眷舍空間,並將整個文化資產場域空間改名為「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這個橫跨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全臺灣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日式軍官宿舍建築群,就此形成特色創意聚落以及街區,不僅傳承了眷村文化,更希望藉由扶植地方文創人才及各式各樣的活動,讓民眾深刻體驗台灣的多元性文化及保存的價值意義。

文化部與屏東縣政府再次聯手合作,首次以原生故事文本結合當代表演藝術於文化資產場域中進行戶外眷村舞台劇展演,邀請金星文創製作有限公司、台灣電視節目資深電視製作人和經紀人導演進行籌備,身為眷村第二代的王偉忠導演,對於保存眷村文化保存工作不遺餘力,更有不少知名作品如「紀錄片《偉忠媽媽的眷村》」、「紀錄片《想我眷村的媽媽》」、「電視連續劇《光陰的故事》」、「眷村舞台劇《寶島一村》」等。

本次展演之眷村舞台劇「家有囍事–王村長嫁女兒」為全新製作首次展演,將有別於傳統劇場的風貌,運用「勝利星村遺構公園」更完整呈現眷村劇情,打破演員與民眾的距離,開啟全新觀劇感受,更有知名演員湯志偉、宋少卿、范瑞君等共同演出,演出時間為11月24、25日晚上7點30分。

文化部長史哲曾說過「文化資產是呈現過往歷史、土地與人民歷史記憶最重要的媒介,修復文化資產不僅是為了建構臺灣國民文化認同的基礎、傳承文化資產的核心價值,更希望透過文化資產維護、研究、調查、修復等過程和脈絡,將過去與未來產生連結」

我們歷經不同階段的族群融合,多元族群是台灣珍貴的資產,而不同時期所留存的文化資產,引領我們對於過去的想像及理解,更啟發當代思潮及生活源泉。這次以原生故事文本,當代表演藝術手法,於文化資產歷史場域中進行創新演出,讓更多的臺灣故事內容可以不斷湧現。臺灣具有令人讚嘆的多元文化風貌,擁有獨特的文化基礎,期望此次的跨域與多元能再次創新藝術與文化情境,展開歷史建築與當代藝術的嶄新對話,讓國人也能逐步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

展演資訊:

眷村舞台劇「家有囍事」

時間:112年11月24、25日晚上7點30分開演 (11月24日晚上6點45分由王偉忠導演導聆)

地點:屏東勝利星村遺構公園空翔區

主辦單位:文化部、屏東縣政府
承辦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執行單位:金星文創製作有限公司

【流程】
18:30 開放民眾進場
(11月24日首演,由王偉忠導演導聆,18:45-19:15 )
19:30 正式演出
20:30 謝幕

眷村舞台劇「家有囍事」海報主視覺。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邀請卡。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屏東眷村一景。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屏東眷村一景。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屏東眷村一景。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屏東眷村一景。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屏東眷村一景。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屏東眷村一景。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舞台劇 屏東 王偉忠 眷村

逛書店

延伸閱讀

「2024年A+文化資產創意獎」上百件設計在台中園區展出

屋頂變時尚配件!臺博館文創品「穹頂傘」奪文資創意獎

最炸藝術節!8月兩廳院「夏日爵士」從經典到前衛,5檔節目曝光!

時隔30年經典再現!無垢舞蹈劇場《醮》本週重返國家戲劇院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