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目/哺乳這件事
哺乳的整個過程,有太多媽媽才懂的情緒。感受到的辛酸血淚,與想給予寶寶的愛,日日在互相拉扯。
脹奶、塞奶、夜奶、曬奶、受傷的草莓奶,乳腺管痙攣像被千針扎胸,麻痛到根本無法入睡。奶不夠要追奶、凍奶,每天準時固定四小時提醒妳,妳已不再自由,不管什麼狀況,都得優先考慮哺乳這件事。
其實離開月子中心後,我找到了與女兒間最合適的方式哺乳,還常常一起睡著,很享受母女倆的特別時光。看著女兒一天天健康可愛長大,才能一路全母乳哺餵到六個月。然而職場的哺乳環境並不完善、工作量增加,再加上女兒長牙後,我被咬得遍體鱗傷。六個月以後,女兒的喝奶量開始增加,一想到又得重新經歷追奶的輪迴,便感到身心疲憊,某天在回家路上忍不住焦慮地流下眼淚。
隔天一早送女兒到保母家,和保母說起之後可能會想慢慢退奶。沒想到保母對我說:「妳撐很久了!」
聽到的當下我愣住了,但這句話一直迴盪在腦海。感謝保母對我說的是這句話,如此令人如釋重負。
每個哺乳媽媽都不容易,旁人的支持與理解相當重要。選擇一個舒服、適合自己的育兒方式,然後不忘給自己愛的鼓勵──妳辛苦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